园林养护市场大门徐徐打开

2019/1/11 11:38:29

2018年初住建部印发《全国园林绿化养护概算定额》一年来,多地围绕园林绿化养护概算定额展开研讨和解读,极大地提振了从业者养护规范化、产业化的信心。在国家大力支持绿化、美化产业发展,园林绿地覆盖率逐年递增的当下,很多园林企业已将目光锁定于此,准备将养护市场作为业务转型的重要一环。 意识:重建设转向重养护 绿化养护是指绿地、植被等的管理,即完成绿化施工后的植物浇水、施肥、修剪、除草、补苗、绿地清洁卫生、病虫害防治、防涝防旱等工作。绿化养护是保护、巩固绿化建设成果的基础,随着建成绿地面积越来越大,养护越发重要。 厦门在遭遇山竹台风之后,榕树的抗风性受到质疑。事实上台风中榕树倒伏的比例并不多,但榕树树冠大,加上地上修剪不合理,导致头重脚轻,人为因素影响了榕树的抗风性。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园林与景观研究所所长刑福武曾指出,养护不当是一个重要原因。 七分养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面是一项系统工作,从科学角度上要在工程展开前期有一个系统的后期养护管理方案。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原副局长陈宪章认为。仍以山竹台风为例,如果我们在台风预告之初安排树木修剪、瘦身、疏透内堂等工作,以减少或减轻风压,完全可以在不改变原有树种的前提下,减轻侵害。 粗放式管理造成的植物疯长、无形、病虫害泛滥等现象,也因现代社会市民和媒体参与度高,信息传播速度快等,加强了对园林景观的有效监督,尤其在一些重要景观节点、广场、公园等,推动绿化养护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转变。城市建设也逐步向生态化和美丽迈进,如宏观上表现为建设园林城市、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等,微观上争创物业创示创优、绿化示范小区、市区绿化景观建设优秀住宅小区等。 绿化建设是一项惠及每位公民的公益性事业,随着社会发展,粗放发展时代重速度、重成本、轻质量的观念和标准,开始被重质量、重安全、重品质的新标准所取代。三分种,七分养的观念也从以往的不被重视,转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推崇。 根源:资金问题缓解
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的核心工作,任何优秀设计、优质施工都要到养护管理中接受检验,高质量的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传承和发挥作用的保证。然而养护资金不足,到位不及时,甚至养护资金被建设占用等,与不断走高的养护市场和标准并不匹配。 养护资金不足是大家提出最多的问题。养护资金经常是‘空头支票’,甚至项目结束了资金还未到位。记者在多地与养护相关的活动中都曾听到此类反映。不少三四线城市,1平方米绿地一年养护经费只有3块多钱,别说雇佣专业的工作人员了,养护企业甚至连基本的浇水费用都不够,根本谈不上后期的维护、管理。 养护经费不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全国园林绿化养护主管部门缺少计算和申请年度养护费用的依据,园林绿化养护费用拨款部门也缺少核拨费用的基础。 《全国园林绿化养护概算定额》的发布,为全国各省市园林绿化年度养护资金的编报、申请、拨付、监管、使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原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站长、建设部园林绿化养护概算定额牵头专家之一傅徽楠表示。 首先,养护定额规范了养护管理作业的内容以及核算指标,提高了园林绿化的专业化、精细化的养管水平。其次,定额提供了财政拨款和绩效考核的依据,以解决养护经费不足和无法及时到位的问题。资金的落实是绿化建设成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一个相对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定额计费标准的前提下,既能杜绝企业漫天要价的不正常现象,同时在资金保证、及时拨款、加强指导、后期考核、奖罚分明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管理下,各地绿化建设成果也将得到更可喜的发展。 技术和人才亟待配套 在资金问题初步缓解的基础上,当前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尚存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以及养护技能较低的现象,部分养护单位甚至没有专业的绿化养护人员。同时,由于绿化养护工作环境艰苦,导致专业的养护及管理人员流失。 当前,大量园林绿化养护人员均为临时组织的外来务工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管理知识,只是懂得一些基本的施肥、除草技能,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及管理工作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也是导致园林养护整体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记者曾在多地会议中听到专家讲述园林养护的诸多误区,如城市行道树中大量应用的银杏,盛夏叶缘焦边、枝叶舒展不开,初秋叶片开始黄化等问题。常见的解决之法是一味的浇水、施肥,结果叶片焦边、黄化越发严重。殊不知银杏出现这种现象,多是因为树池积水,需要及时排水。 类似头疼医脚的事例屡见不鲜,养护技术和人才的缺口亟待解决。而定额标准的发布,对各地区实际养护费用存在差异,相同劳动、报酬不均的问题进行了规范,促进了园林绿化养护队伍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