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展陈设计特点及发展方向(上)

2019/10/31 11:42:05

盆景是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形式,是以树木、山石等为主要素材,在不同形制的盆钵中将自然风貌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再现出来,体现自然和人文精神,是大自然景观的缩影和升华。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盆景作为集中展示园林行业发展成就的优秀载体,在我国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为研究、创作、交流和收藏盆景艺术而兴盛起来的盆景展,在全国各地园林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相关单位的支持下,日渐兴旺,如今盆景界已有了一批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盆景展览品牌,如四年一届的全国展、两年一届的中国杯盆景展、国际盆景协会(BCI)年展等。
在全国各地各级盆景展全面开花的时候,对盆景的展陈设计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和更富创意的突破。盆景展陈也不再是简单的条形桌,呆板的盆景排排坐,在现有创意设计的基础上,对于盆景展陈设计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及国际盆景展陈艺术进行了一些总结和研究,以期能对盆景艺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盆景展览特点
盆景作为活的艺术品,不同于一般的物品展览,在盆景展览中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要求放置在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由于盆景的养护特点要求,在现有园林中做集中陈设展览是常见的考虑之一,因此各地近年来也新增了不少以盆景专题展览为主的专类园,并取得了相当好的展示效果和社会知名度。
随着园林盆景艺术的普及和对生态文明的美好追求,也有些盆景展览会借用诸如美术馆、体育馆等室内科普场馆举办盆景展览,将盆景以更高端的艺术品形式展出。
室内场馆具有较好的光电效果和展览场地,适宜短时间展示盆景,所以室内的盆景展览一般展期较短,多为三到五天。展期超过一周的话容易对展品生长状况造成损害,影响树势。室外环境有利于盆景养护,也容易产生展览重点不明确、小微盆景及贵重展品易损坏易丢失、极端天气影响展览秩序等问题。
半室内环境如传统园林庭院中的天井、回廊等能满足展览要求和通风采光要求,可以有效减少盆景展览中可能产生的树势问题、安全问题,不过也存在场地较小的困扰。在盆景展览场地的摸索中,既有盆景与园林融为一体的组合展览,也有室内结合声光电特效和书画雕塑等艺术的综合展览,都能够很好地烘托展览氛围,体现展览主题和场地特点,不失为事半功倍的选择。
二、常见盆景展陈方式
1.点缀式 点缀式是在园林中较为常见的布展方式,或以盆景搭配赏石、书画、雕塑等艺术品时常使用的方式。通常以盆景作为园林小品的焦点主景进行配置,周边布置高大乔木、低矮灌木、草坪等园林植物,或是意境搭配妥当,空间设计互相衬托的艺术品。布置场地时可以参考盆景喜阳喜阴程度进行植物配置,适当选择适宜的高大乔木遮荫或进行补光。一般背景常为白墙、竹编背景墙、藤编背景墙等园林小品。
2.条线式 以盆景为主要展示对象的展陈方式,条线式展陈具有直白、富有冲击力、方便养护的特点,通常以石板、木质桌等搭成条状作为底座,高低组合,将盆景依次放置,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这种展示方式通过较为直接的铺陈展现盆景自身的美感,对盆景本身艺术价值要求较高,也是很常见的一种展陈方式。对于场地和设计要求较低。
3.曲线式 采用曲线式分隔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将不同盆景的优点进行展示,同时起到串联空间,首尾相应,保证展览的连续性。曲线式的布局能够使观众对于盆景的立体美有一个较为直观的感受。尤其适合展览场地不大的情况下,更宜采用较为科学的动线布置。配合弯曲流畅的铺陈设计,能让盆景展示出更动人的艺术氛围,如惊鸿照影般惊艳。
4.悬挂式 悬挂式一般常见于小微型盆景展示,较少应用于室外环境和大型盆景。悬挂式展示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使小微盆景正好处于视线水平面,利用悬挂的高度营造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丰富光影和高低落差。悬挂式不仅适合具有动势的悬崖盆景,也能体现昂扬向上、挺拔的树势,适用范围同样较广。
以上展陈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在场馆和园林中也会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形特点、展示主题而选用不同的展示方法。
三、展陈构图技法
盆景展示的造景手法和构图技法大多从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中精炼荟萃,常用的有对景、框景、障景、借景、隔景、点景和添景等。这些手法往往搭配使用,在盆景展示的过程中给予观者更为全面的审美体验。
1.对景 对景是指在视线上形成对应关系的景物。盆景展览中通常采取自然对景,在主要路线的转折处、弯道路口等主要空间,有意识地布置两个景点,相互烘托,如在展馆主要观赏点前布置凸显主题的盆景作品或艺术材料。自然式的对景往往不是正面相对,而是有一定角度,显得极其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