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公共绿化景观

2019/11/3 10:39:55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公共绿化景观一期园林绿化工程一标段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环湖南路,由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北京金都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施工,面积37.5万平方米,主要施工项目包括绿化种植、园林设施、园路广场、雨水控制、给排水工程和水体工程。生态优先,师法自然传承文化、开放包容科技智慧、时尚多元创新办会、永续利用是其四大设计理念。
为贯彻生态优先理念,尊重园区场地已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防止建设性破坏,充分利用现状植被资源,构建绿色生态大本底,金都园林进行了现状生态保留研究,专门研究园区内哪些元素必须保留下来,包括现状乔灌木、地被和野生花卉、动物生境,现状洼地、坑塘、园区地势、雨水的自然流淌情况、地表土壤土质等。研究结论是:其一,林荫道路是必须保留的,于是有了林荫下的世园会;其二,现状的鱼塘是必须保留的,于是有了核心景观妫汭湖。
漫步园中,世园美景令人心驰神往,妫汭湖飞凤谷千翠池丝路花语世界芳华等美景目不暇接,闲庭信步间给人美的享受。
诗意美景连成画
妫汭湖 妫汭湖得名于尧舜治理妫水、开创华夏盛世文明的典故。立意人间仙境,妫汭花园,利用原有废弃鱼塘,营造景观水面,保留湖面中心几十株参天杨树形成湖心岛———青杨洲。妫汭湖汇聚中国馆、演艺中心、国际馆三大场馆及天田山景区,包含飞凤谷、千翠池、百花坡三个线性入口空间,分别以林入洞天、水入洞天和花入洞天三种方式进入湖区,以及九州花境、丝路花雨、一色台、花林芳甸和世界芳华五个主要区域。同时,妫汭湖还承担着雨水汇集等生态功能,践行了海绵园区理念。
飞凤谷 林入洞天取名为飞凤谷,意为凤凰舞花谷,心与云俱开,将该入口的空间序列定义为:平原(开)—山林(合)———湖面(开)。以精品油松起头,花境承接,透过树林看到波光粼粼的妫汭湖面,引导游人进入湖区休闲,让心灵得以放松。
千翠池 水入洞天位于如山的中国馆东侧,与之共同诠释传统与当代交织的中国山水文化,命名为千翠池,寓意翠影红霞映朝日,水色千幻舞烟波。天光云影流动在韵律优美的叠水中,与湖畔的绿树红岩融为一幅三维的山水画卷,演绎中国山水层层递进、自然质朴的空间格局。
百花坡 花入洞天临近演艺中心、国际馆和世界园艺轴。自然地形塑造的缓坡通过砾石曲径进行分割,每个缓坡单元构成一片云朵,其上成片种植不同色彩的观赏草花组合形成彩云,此处开敞空间强调行进过程中花与人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彩云过后,是一扇以江山如画为主题的邀月门,通过邀月门到达月影池,作为整个百花坡空间序列的尾声,与更大范围的湖面、天空连成一体,整体营造彩云追月天长久,百花争艳香满园的穿行空间,展现出花好月圆的美好意境。
九州花 境主要展示华夏九州不同地貌下的园艺景观特色。以中华传统十大名花为图,以壮观的天田山为背景,以秀美的妫汭湖为前景,展开一幅华夏地貌各异,九州名花盛放的瑰丽画卷,意在打造园艺展示舞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行业发展。包括牡丹园、月季园、杜鹃园、荷花园、水仙园、菊花桂花园等。
丝路花 语卧花草林间,观近水长天,赏丝路花雨,享交融盛宴。丝路花雨紧扣一带一路主题,由分别象征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特色园路,围合缀花草坡组成核心景观,意在营造一处放松心情的开放空间。中国馆和国际馆之间,以丝绸造型的廊架作为丝路驿站,体现人文互通和文化互鉴。
一色台 江天一色无纤尘,鱼龙潜跃水成文为诗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画意,一色台如云萦绕于山水之间,与连绵远山、永宁阁、演艺中心、青杨洲形成恢弘壮美的全景式山水画卷,为游客提供了一处凭栏远眺、观湖赏景的场所。
花林芳甸 满目缤纷踏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花林芳甸是湖区最具野趣、最轻松自然的一处珍贵的静谧花园,现状一片参天笔直的杨树林自西向东横贯于场地之中,于林下播撒成片的野花草甸,引来飞舞的蝴蝶、林鸟聚集于此;不远处传来潺潺的溪流声,人们踏着形式各异的平桥,经由一个又一个水湾穿过芦苇、荷花与叠水,享受大自然的花林芳香与美妙之音。
世界芳华 百草千花共待春,上苑芳华岁岁新。世界芳华结合演艺中心周边环境,以气势恢弘的大地景观展现世界园艺。彩色林荫游赏步道蜿蜒连绵通向演艺中心,形成春夏彩蝶飞舞,秋季层林尽染的景致。登临花之王冠高台,远望永宁阁,俯瞰大地艺术花海景观。


千翠池



牡丹台



丝路驿站



路边绿化



岩石园


30天施工再现汴水虹桥美姿
世园会景观桥青杨洲编木拱桥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内的一个景观桥梁,它利用现代科学的桥梁设计方法和建造技术实现了北宋《清明上河图》中优美的虹桥在世园会园区内重现,让来自于五洲四海的友人亲眼目睹北宋年间汴水虹桥当年的风貌。
它的桥梁结构为单孔编木拱桥,桥梁全长14.4米,净跨距13.6米,宽3.8米。桥梁主体结构由编木拱支撑系统和桥面拱肋组成。编木拱支撑系统由直方木杆件连接组成,节点采用钢结构连接板连接;桥面拱系统由弧形方木杆件连接组成,杆件之间通过螺杆连接。为方便施工和降低自重,桥面铺装采用等厚形式,造型美观,同时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桥梁特色和民族风格。
青杨洲虹桥在建造过程中,充分融入了现代工业化加工制作及建造工艺,大大节省了建造时间。汴水虹桥施工耗费了整整七年时间(1041年至1048年),而清扬州虹桥工厂预制加上现场拼装时间仅花了30天。
青杨洲虹桥的修建针对传统编木拱虹桥有四点改进。
第一,桥梁用材采用了户外防腐花旗松胶合木,这种现代胶合木技术突破了由于木材生长差异性带来的限制,尺寸、强度等方面都较为稳定,有助于规范化地进行计算分析,用标准化工业化技术加工处理,加工效率高,质量可控。
第二,它用方木代替了圆木,施工方便,提高了材料利用效率,因为方木比圆木具有更大惯性矩,减小了截面尺寸并节省了材料。
第三,青杨洲虹桥用现代化的钢木节点代替了传统的榫卯节点,从而提高了节点工艺的标准化,减小了节点部位加工和施工的难度,并且这种现代金属连接节点较传统榫卯节点开洞较小,具有更好的抗剪承载能力。
第四,桥梁采用了现代装配式技术,并用大型机械整体吊装,使传统工艺需要进行高空作业的大部分工作转移到地面,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并也使质量可控工期减短。
青杨洲虹桥通过上述一系列现代化的改进,以标准化的材料规格、标准化的节点构造、标准化的加工工艺实现了现代化升级,实现了规模化的生产预制,装配式施工,从而减少了工期,简化了工艺,降低了对技术工匠的依赖,使得这种构造复杂的传统结构,能够大规模地被复制,使这种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编木拱建筑结构可以在文旅行业中被大量地呈现。
保护、修复和改造是主题
从保护生态环境讲,北京世园会的设计亮点多多,其设计理念对于时下正在进行的生态城市建设颇具借鉴与指导意义。
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该项目设计方案要求最大限度的保护原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修复与改造,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精彩纷呈的园区,让整个园区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如运用叠山理水的手法,将现有孤立的鱼塘与水系拓展成连片的湖面景观;再如道路设计,利用现有茂密的杨树林,建设穿行于林间的绿荫小道,做到抬头是树,举目是景。夏天,游客行走于偌大的园区,可免受太阳暴晒之苦。
植物景观与园艺展示规划从场地现状出发,保护现状植被群落,紧紧围绕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办会主题,打造绿色林荫空间。
该项目各处都有原状树,植物景观与园艺展示从场地现状出发,保护现状植被群落,充分利用现状植被资源,构建绿色生态大本底。保留大树和林带,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同时留住乡愁记忆。园区内共保留约5万株乔木,5公里林荫大道。形成大面积林地景观和绿色背景,并提供了绿荫游赏骨架。
对施工的要求是尽可能的保留原状树林,妫汭剧场北侧林荫大道,充分利用了原状林作为妫汭湖的背景,利用林冠线抬头可看远山,低头可观湖景。为了保护原状林,游览路线路由改变,取消部分支路,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原状林。
另外,对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园区设计的一大亮色。在提升湿地功能的同时,园区道路两侧建设生态草沟,收集雨水接入园区景观水系,用于植被灌溉和涵养水源、回补地下水,这一创新设计可保证园区内雨水回收与利用率达到90%以上。雨水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资源,发达国家普遍立法规定城市必须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相比较,中国城市对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率很低。因此,建设生态海绵城市需视雨为宝,高度重视雨水回收。
当然,对雨水资源的利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只是简单的建池存水,需与城市湿地及绿化建设、沟河湖泊的贯通等连为一体,使城市土壤真正发挥海绵效应,天降大雨时能迅速吸水,天晴干燥时地下水气能得到释放、滋润气候,充分发挥雨水调节城市空气、滋补城市生态、造福市民等功效。

鲜花码头



虹桥美姿



炫亮舞台



渔舟唱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