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如何建——— “低影响开发”是关键

2019/11/12 17:27:18

201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更多地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6年过去了,各地关于海绵城市的试点工程纷纷开展,进展如何呢?近日,在第二届昆山市园林生态创新论坛上,城市园林专家就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经验做了分享。
发挥已有绿地作用
在住建部印发的《关于做好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有关工作的通知》中,选出了优秀海绵城市规划成果共21个,昆山市共有3项规划项目入选全国范本。周洁是昆山市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参与了昆山海绵城市的建设与探索,她总结,海绵城市规划中低影响开发是关键。
海绵城市开始建设以来,园林界有许多置疑的声音。有人觉得下凹式绿地排水会引起涝害,危害植物生长,有人觉得海绵设施建设会影响植物景观效果。周洁认为,首先要明确海绵城市的特点———以自然循环为主,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
周洁介绍,在国外的城市生态建设理念中,美国的低影响开发理念是最符合海绵城市要求的。
低影响开发即利用自然植被的排水功能,从源头分散排水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的自然水文功能。只要规划合理,是不会对城市植物产生影响的。一个好的海绵城市,收集的部分雨水进入绿地生态系统,对绿地的生态与景观效益起促进作用。要实现这点,因地制宜的前期规划必不可少。
海绵理念因地制宜
住建部公布的海绵城市的示范项目中,大半位于我国南方。
因此问题来了:江浙地区水网密布,不缺水的地方还有建海绵城市的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
江浙地区发展迅速,城市设施大量建设可能会影响生态水系,久而久之,江南水之优难免变之忧,降雨就涝的现象时有发生。
张晓鸣是住建部风景园林专家、原江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调研员,他提出,江浙水网发达,更应该利用与保护已有水系,而不是在城市建设中将水网割裂,再人工营建雨水疏导与缓存系统。这符合低影响开发的特点。而西北城市,则要重视雨水蓄积系统搭建,不同地区的构建原则不同。
因地制宜不仅体现在根据地区特点制定海绵城市规划,还体现在构建海绵城市时,对不同性质的功能区融入不同的海绵理念。
如昆山中环快速路是全国率先运用海绵城市技术建设的高架路,快速路上应用坡地型,引导降水汇入周边绿化带,实现水分蓄存。至于公园海绵功能,则要尽量实现水径流内部循环,尽量利用绿地空间设置圩区净化周边环境;居民区、企事业单位的附属绿地硬垫面多,要注重硬质下垫面的雨水收集与处理,雨水处理后用于道路冲刷等。
海绵城市的植物选择
构建海绵城市一定要选择水生植物吗?并非如此。
周洁介绍,海绵城市对雨水处理主要有渗、滞、净三种形式,需要蓝(水系、湿地)绿(植被)灰(城市设施)三块区域协同完成,即城市的海绵功能不仅由处理型湿地、绿地、草沟等植被区体现,城市透水铺装与环保型雨水口也发挥着海绵功能。
在植物选择时,要根据区域功能来确定。湿地中当然要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在水分滞留区则应该选择短期耐水湿、长期耐旱的植物;在与道路、广场、水体交接的缓冲区,应选择根系发达、覆盖度高的植物。此外,植物选择以当地乡土植物为佳,避免多毛、多流胶的植物(以免污染),还应考虑层次搭配与景观效果。
昆山森林公园是将海绵城市设计与景观设计结合的应用实例。公园中共设计景观植物110科180属共570多种,其中水生植物100种,堤岸植物种类超200种,包括中山杉、墨羽杉等耐水湿乔木与花叶芦叶、针细芒等草本,还根据开花季节设置夹竹桃、紫薇、合欢、木槿等多种观赏植物,打造四时景观。
由点及面的海绵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属于新兴项目,周洁介绍了在探索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几点误区。一是设计环节,过分重视指标,忽视了场地条件与实际功能要求。如一个学校为实现总径流量数据,在学校操场上设计了两个大型蓄水池,没有考虑学生安全。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项理念而不是单一的技术模式。周洁说,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项目特点与功能需求,打破固有的植草沟+蓄水池建设模式,将多样的海绵设施融入城市建设,并兼顾景观效果与海绵功能。
二是设计与施工脱节。周洁表示,目前国内有经验的海绵设施施工团队不足,对海绵理念认识不到位,施工时随意更换材料和植物培植,工程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施工团队中专业人员不全,各专业间缺乏沟通,导致项目过分偏重景观或过分偏向排水功能,这都与海绵城市理念背道而驰。
目前,昆山在高新区范围内的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基础上,增设开发区范围内的海绵城市试点片区。在全市范围内共设98个圩区,计划未来建成区将有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
只有全域开展海绵设施部署,城市才能发挥最佳的海绵功能。许多开展海绵试点建设的城市,在雨季径流调控效果不好,是因为局部的海绵设施不能对全市范围产生影响,当海绵理念融入到城市的全范围之后,真正的海绵城市才算建起来了。周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