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会”大美青海,奏响了春天的序曲

2019/12/20 9:26:51

深冬的青藏高原寒风刺骨,然而在西宁市举办的首届青海苗木产业高峰论坛暨苗木采购对接大会却春意盎然。12月14日,国内林业、园林界的知名专家教授以及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家种苗企业代表会聚一堂,“苗会”大美青海,奏响了春天的序曲。
由青海省园林绿化协会、青海省苗木种苗行业协会主办的“2019青海苗木产业高峰论坛”,得到了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的大力支持。“经过多年发展,我省通过种苗乡土化、良种化、容器化、标准化建设,已建成各类苗圃16.26万亩。”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总工程师徐生旺在致辞中向与会嘉宾传递出行业佳音。
报到处水泄不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先后作出了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家园,构筑祖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施“一优两高”战略,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今年6月,青海省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的揭牌;8月份,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青海省政府共同举办的“国家公园论坛”在西宁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省600万各族儿女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和干劲。
专家精彩演讲。
记者了解到,从2018年开始实施的《青海省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点推进林业改革创新,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每年实施造林400万亩,主要造林树种以乡土为主的青海云杉、油松、祁连圆柏、青扬等2.5亿多株,将大大改善生态环境面貌,提高生态修复功能。
作为已有128家规模会员单位的青海省苗木种苗行业协会,2018年成立以来,秉持“推动苗木企业成长,引领苗木产业发展,服务青海生态建设”为宗旨,已成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协会会长王占林在谈到当前全省苗木业发展时说:“这次论坛主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把本地苗木推向内地,把我们缺少的苗木引进来,解决生产急需问题;其次,我们的苗木企业虽然多,但是效益差,原因在于发展理念落后,让请进来的专家和教授,有针对性讲述具有很强实操性的育苗理念和技术,提高我们种苗的质量。”“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方面,省内企业连一半的供应需求都满足不了。尤其在飞机场、高速路等重大绿化工程中,高规格和高质量苗木当地企业几乎没有供应能力,说明我们育苗的理念出现了问题。新时代以市场为导向,育苗的经营管理水平、科学育苗方式等亟待提高。”
沟通、交流。
针对青海省苗木产业现状,苗木专家认为,近年来,由于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的加大和迅猛发展,以前全省的造林绿地比较集中,造林条件好,伴随绿化面积的扩大和延伸,造林要求和标准提高了,现在植树造林向城市偏远和更加艰苦、恶劣的地区拓展,对树种的要求苛刻。全省苗木种植总量远远超出春秋季节造林需求。原来栽植以“杨、柳、榆”为主,单一化严重,适用于荒山造林、初级造林尚可,而现在要求“乔、灌、草”结合,要讲求向树种多样性的植绿模式式转变。
“全省还处于粗放式和低级阶段的苗木业,导致局部地区大量苗木积压过剩。而市场上优质苗木供应不足,品种不丰富,园林上需要的优质精品苗木远远供应不上,是经营理念的落后。”研究了几十年苗木的王占林对目前青海省苗木业的发展一针见血。
王占林认为,增加青海省苗木多样性,要在保留乡土树种的基础上,适度引进特色苗木,搭配色彩。青海的许多当家树种,也是许多年前引进而来,如漫山遍野的柠条,是上世纪从内蒙、陕西等地引进来的。引进时间长了,通过驯化,自然就成了本土树种。而要提高景观质量,骨干树种的引进应“谨慎”“相对保守”一些为好,要充分考虑树种的适应性和驯化周期。
新材料新技术受到市场青睐。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夏天让西宁市民眼前一亮的“景观一条街”,摆放的盆景就是引进了秦岭地区的特有树种——华山松。“大家都认为是我们当地的油松”“我们的油松完全可以栽培出这样的景观树,达到城市景观效果。如果当地企业培育的是一两千元的景观盆栽,价值会大大提高,与销售一株苗子只有几十元的收入相比,收益没有可比性。”
专家指出,目前,青海省苗木企业发展短视现象严重,缺乏苗木长期发展和投资的眼光。苗木生产中“长短结合”做得不够,往往短期苗木栽植有余,积压严重,而长期、高品质苗木匮乏,供应极为短缺。转变思路,青海的苗木产业才会有出路。
为期两天的论坛会上,《青海林业生态建设重点与苗木产业发展方向分析》《景观营造问题与对策》《花镜的营建与养护》《大树免修剪移植技术》等,将论坛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