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苗木人如何应对生态大建设

2019/3/11 8:34:14

2月2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林业种苗协会信息交流会举办。来自北方14省的苗木从业者汇集于此,他们不仅想给苗子找买主,更想了解未来的市场走势,以便调整经营方向。
巴彦淖尔市苗木业正面临不错的形势。会上,该市林业局副局长陈峰提出,根据巴彦淖尔市《政府工作报告》,未来5年,修生态、筑屏障将成环境工作重点,将新建林业生态面积90万亩,其中新建经济林20万亩。同时,陈峰指出,当地苗木在种植结构、技术、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缺陷,需做改进。
经济林将成突破口
面对大量生态建设需求与地方财政缩紧现状,种植经济林是兼顾生态效益与财政增收的好方法。巴彦淖尔市计划到2022年,在当地已有30万亩经济林的基础上,再建20万亩。
该市林业局产业科科长李瑞介绍了当地主营的五类经济林:鲜果类(苹果梨、早酥梨、桃、李、杏等)、木本药材类(枸杞、梭梭)、饮品类(酿酒葡萄)、干果类(枣)、木本油料类(文冠果、油用牡丹、扁桃)。李瑞介绍,苹果梨和枸杞是当地特色产业,果实质量好,经济效益高,这两类经济林的增加面积将占整体面积的75%。计划未来增加鲜果类经济林7万亩,木本药材林8万亩,并将鼓励梨、枸杞新优品种的栽培与推广。
目前该市经济林种植体系有待加强,主要表现为政策资金支持不够、经济林产品市场化程度低、科学技术支撑不足等。李瑞希望,通过对未来经济林发展的规划解读,鼓励更多种植者经营经济林品种,反向促进巴彦淖尔市打造经济林产品贮藏加工与市场流通体系的进程。
结构性矛盾仍突出
跟风与懒种目前来看,当地经济林品种集中体现为梨和枸杞等,整体数量不多。处处是杨柳仍是巴彦淖尔市的林木组成特点。常用树种新疆杨、小美旱、垂柳育苗面积超过5万亩,占全市育苗面积的90%。陈峰指出,大部分杨柳是在其价格较高时跟风种植,不仅单一品种过盛,而且拉不开规格差,估计杨柳会持续过剩。
另一方面,当地种植者缺乏改变意识,90%的育苗户仍采用高密度育苗方式。这样做虽然投资少但周期长,虽然高产但收益低,资金回笼慢,加之前几年的高峰生产,一旦崩盘便难从低谷中走出。为此,协会每年评选标准化示范基地并给予表彰,希望通过树立典型的方法带动会员转变。
巴彦淖尔市林业种苗协会理事长安宗利认为,要改变苗木生产现状,关键是改变种植者的经营思路。坐拥‘塞上江南’的河套平原,如果我们的经营者能认清形势,主动做出改变,本地产业将会焕发新的活力。他说。
供求信息不对等在本次信息交流会间隙,记者见到两名会员,都是内蒙古人,一位生产樟子松,一位是巴市某园林工程公司负责人。聊天时二人发现,由于不知道内蒙古有货源,去年某工程上所用的樟子松费时费力从东北调运而来。两人都觉得可惜,并马上互留了联系方式。
巴彦淖尔市林业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市造林使用苗木3300万株,一半以上从外省市调运。除了当地苗木品种单一、产量过剩外,市场信息不畅也是其中原因。因此,一方面协会在加大会员信息平台构建,另一方面,协会邀请苗木电商平台苗易行做了介绍,鼓励会员通过多种手段推广产品。在该电商平台上,可查询苗木买卖双方信息,促进苗木产品的流通,种植者也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经营策略。
借科技手段提品质
合理使用农药因为昼夜温差大、生长季节短、干旱少水,巴彦淖尔市苗木引种成活率低,这也是造成当地树种单一的重要原因。许多种植者以为用药能包治百病,但却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滥用、错用,不仅对提高引进树种成活率无益,还导致乡土树种受到药害。
临河区耘成农林园艺植保中心刘广成在信息交流会上介绍了针对巴彦淖尔市苗木生长中的农药使用方法,提出适时、适量、对症使用农药才能促进苗木健康生长。针对当地常用的几种农药,刘广成表示,合理混用能保证药效,但也有负面影响,如波尔多液就不能和石硫合剂混用,否则二者发生反应会降低药效。
园林机械促生产巴彦淖尔苗木种植面积广阔,务工人员却不多,每年起苗时都人手不足。几年前,几家会员单位引进了起苗机器。该市林木种苗站副站长王荣学介绍了引进起苗犁的应用情况:起苗犁可应用于40厘米以上行距、胸径7厘米以下苗木,一天可起工程苗60株,大大提高了起苗速度与质量,节省了成本。
会上,来自吉林一家农用机械厂介绍了包括起苗犁在内的钻坑机、播种机、埋藤开沟一体机等机械设备。不少会员在观看后都产生了兴趣,还有会员在现场就采购了起树机。
除了对农药与机械的关注,新技术也是改变种苗产业结构的主要力量。多家园林公司与科研单位在加大新科技的研发力度,如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宁苗生态园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都设立了种质资源中心与生态研究院,探索更多适合在当地生长的苗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