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丛枝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2019/8/27 17:12:20

泡桐如果感染了丛枝病,就很难彻底的根治,但是在泡桐的不同生长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预防丛枝病的发生效果显著。

1.培育无病苗木。采用种子育苗或严格挑选无病的种根育苗。丛枝病植株的种子并没有病原,如用种子育苗,在苗期及幼树阶段很少发病。如采用种根育苗,应挑选无病种根,在育苗前用40℃-50℃的温水进行浸泡10-15分钟,或用1000ppm的土霉素液浸根12小时,再晾根2天后育苗,方可有效的预防丛枝病的发生。

2.选择抗病品种。不同泡桐品种抗病能力不同,在工程造林时应栽植抗病和耐病品种,如豫杂1号、白泡桐、川泡桐、台湾泡桐以及兰考泡桐中的抗病单株等。

3.春季对病枝环状剥皮。在初春泡桐展叶前,对病枝基部进行环状剥皮,环剥宽度应为被剥病枝直径的三分之一,以阻止类菌质体在树体内运行。

4.秋季修除病枝,抹除病芽,挖除重病苗木和幼树。在秋分前后是修除病枝的最佳时间,此时当年发病停止,病原体基本上都集中在病丛枝处,这时如将病丛枝修掉,病原体则随同病枝一起被修掉。在修剪时刀口、锯口要平滑,以利于伤口愈合,对发病重的幼树要整株拔掉。

5.加强田间管理。改善水肥条件,在生长季节不要损坏树根、树皮和枝条,促进泡桐健壮生长,以提高泡桐的抗病能力。适当增施磷肥,少施钾肥。据试验观察,土壤中磷含量越高,丛枝病发病率越低,钾含量越高,发病越重。

6.加强检疫工作。当地检疫员要严格按照《森林植物检疫操作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实施,认真对当地苗圃开展产地检疫调查工作,对发现携带有病菌的苗木坚决不予出圃,要严格进行检疫处理,禁止病区带病的种根和苗木运往无病区,对工程造林苗木要100%的进行复检,严禁种植带病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