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透翅蛾是三北地区杨树人工林主要蛀干害虫之一,是国内检疫害虫,主要危害苗木、幼、中林木,蛀入树木后形成虫瘿,使树木易遭风折造成缺株,同时造成材质下降,严重影响速生杨的生长。
一、白杨透翅蛾的危害特点
白杨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主要分布在北京、辽宁、西北、东北等地。危害杨、柳科树木,尤以毛白杨、银白杨、小x黑等杨受害最重。
幼虫蛀入树干和顶芽,被害处枯萎下垂,抑制顶芽生长,而徒生侧枝,形成秃梢。侵入初期,在木质部与韧皮之间围绕枝、干蛀食,致使被害处组织增生,形成瘤状虫瘿,后蛀入髓部危害,易遭风折该虫不害杨、柳的枝干和顶芽,幼虫钻蛀枝、干和顶芽由顶芽侵入时,能穿透整个组织,使被害处枯萎下垂,抑制顶芽生长,形成秃枝,侵入叶腋时,使叶片枯萎;侵入枝干初期先在本质部与韧皮部之半绕树干蛀食,致被害处组织增生形成瘤状虫瘿,然后蛀入髓部,形成坑道被害处易被风折。并可随苗木调运传播。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20mm,青黑色,腹部有5条横纹。前翅黑褐色,后翅透明,类似胡蜂。幼虫:黄白色,足短。
三、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隧道内越冬。翌年4月初取食为害,4月下旬幼虫开始化蛹,成虫5月上旬开始羽化,盛期在6月中到7月上旬,成虫白天活动,喜光,飞翔力强而迅速,羽化不久就交尾、产卵,卵产于叶腋、叶柄基部、伤口、旧虫孔内、树皮裂缝等处。雌虫一生能产卵400~500粒,幼虫孵出后从易于咬破钻蛀的嫩枝叶腋处、修枝剪口处及虫孔处侵入。在嫩枝上,幼虫能穿破整个组织,使嫩枝枯萎脱落,如在侧枝或主干上,幼虫钻入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围绕树干钻蛀隧道,导致树木养分输送受到影响,被害处逐渐肿胀,形成瘤状虫瘿,随着树干的生长而逐渐增大。幼虫常清除隧道内的粪便和碎屑,排出孔外。有时叶丝混合碎屑封闭孔口。幼虫侵入寄主后,通常不再转移。9月底,幼虫停止取食,以木屑将隧道封闭,吐丝做薄茧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