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植保内容有价值 (上)

2019/9/26 8:51:26

编者按:近日,第十一届中国园林植物保护高端论坛在河北怀来举办。多位专家在会上发言,内容既涉及新时代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植保与城乡生态的关系等宏观方面,又包括草坪有害生物的变化、介壳虫综合治理、大树古树保护培育等微观操作。近200名参会者纷纷表示———
新时代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蒋三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应用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说: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现在我们的国土绿化,不再是陪衬,而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增绿提质增效。 从植保角度看,过去太重视末端保护,就是打药治病虫害,现在要进行源头保护和过程保护,要在建绿、管绿和养绿的过程中保护植物,要将保护的关口前移。 例如你在车库或地下室里种深根性植物,种活是很容易的,但想长到正常生理年限根本办不到。因为你只能提供一两米深的土层,而它们实际需要5米甚至10米的土层厚度。 因此植保问题的核心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生态问题。植物保护的内核是改善环境优化生态。 有三点需要记住:1.化学农药可以快速有效地毒杀植物的许多病虫害和杂草,但它是一柄双刃剑,长期以来依赖化学农药防治,已经产生突出的负面效应:化学防治不能与防治病虫害划等号。 2.防治病虫害不等于防控有害生物。除病虫害外,还有许多需要防控的其它靶标,如其他野生动物。 3.防控有害生物也不等于实现了植物保护。除各种有害生物外,还有许多业已存在多时和不断新生和增生的城市病在侵蚀植物健康,他们对植物产生的环境胁迫以及环境胁迫与有害生物叠加,其危害比单纯的有害生物更甚。 总结起来便是一句话:环境胁迫比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更大。 城市园林绿化的中心是以人为中心,园林植物保护的中心是确保植物健康,这是园林植保今后的发展方向。 植物保护让城乡生态更美好 陈宪章(西安城市管理局原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植保需要一个良好的大生态环境。我们应当将植物生长良好、生态环境优良作为植物保护工作的归宿点。 要从源头抓起做植保。就拿昔日在街头绽放的合欢来说,因为人们不自觉的忽视,让这么好的品种逐渐在许多城市消失。合欢是黄河淮河流域乡土树种,应大力普及。但如今苗圃谈合欢色变,多数是因为土传疾病导致的问题。西安一条路上种了2200棵合欢,4年之后,剩下的不到10%,土壤问题是主要原因。 过去搞植保治病治虫最喜欢用化学药剂,虽说功不可没,但化学农药产品对人类、对植物、对土壤、对环境都留下许多污染,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生态伤害。 生物制剂农药是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狭义指直接利用生物自身产生的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广义则包括人工合成的天然活性结构及其类似物,例如宁南霉素、多抗菌素、苏云金杆菌、阿维等。 让树木壮起来,农家肥最好,而农家肥中,羊粪最好。现在内蒙古的羊粪价格达到每方450元至550元。另外,磷酸二氢钾也不错。 在构建生态园林植保技术体系时要做到5点:一是打破原有体制束缚,联合林业、农业、国土、市场监督等部门,搭建有利于园林植保发挥作用的平台;二是建立苗木销售诚信体系;三是扩大生态园林植保理念的宣传;四是举办多种植保科学知识讲座;五是各项措施的落实,如《园林绿化养护标准》、《养护定额概算》等。 在探索化肥减量植保增效技术时,要注意4点:一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其核心是测,不能凭经验,其次是去补;二是水肥药一体化技术;三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四是积极推广新型施肥施药技术。 警惕!草坪有害生物的新变化 赵美琦(园林植物病害专家、博士生导师)
草坪病虫害必须重视预测预报,预则立,不预则废。 目前草坪有害生物变化的现况是:1.原有有害生物中个别种类的数量和危害有所下降或减轻:如双子叶杂草中的藜、菊、苋等;褐斑病、德氏霉叶枯根腐病; 2.原有的次要种类已上升为主要种类构成危害草坪的主要对象,如一年生早熟禾、野生狗牙根、香附子,弯孢叶枯根腐病、炭疽病、丝核黄斑病等; 3.原有病原菌侵染寄主范围扩大;4.新病原物及所致的新病害增加:如微座孢病原菌引起的叶枯病、雪腐根腐病等;5.原有病原物中的新种出现:如弯孢霉菌和微座孢菌中的新种。 有害生物变化的原因有四个:1.新草种和新品种的引进;2.病原物新种的出现;3.频发的灾害性天气和大气候的变化;4.人为管理失误造成有害生物种群的变化,甚至病害流行。 解决途径要做好三个方面:1.提高防治理念的认识,将综合防治上升到综合治理(或系统治理)层面;2.加强草坪有害生物基础理论的研究(包括生物学、生态学、发生发展规律、预测预报、防治学);3.草坪植保专业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