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苗市】 苗圃规模多大最赚钱?

2020/1/16 15:32:52

苗圃规模多大最赚钱?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十几年前,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当然是越大越赚钱。记得《中国花卉报》还专门讨论过面积过万亩苗圃的事,那时吃瓜群众是满眼的羡慕。
现在再讨论这个话题时,则成了一道思考题。不少面积过万亩的苗圃经营陷入困境,甚至个别的还出现了撂荒的现象;有的虽然看起来不错,可借贷发展、被银行背后催债的苦只有自己心里清楚。以至于有人这样说,超过一万亩的苗圃,如果没有其他产业反哺、支撑,是越大越赔钱。吃瓜群众暗地庆幸:幸亏胆子小,没贷款。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当下的市场和行业环境中,苗圃超过一定规模后,不仅没有规模效益,而且是面积越大风险越大。
大家知道,工业产品是有规模效益的。比如格兰仕,就是通过不断扩大规模,发挥规模效益优势,能做到在保证一定利润的情况下,其产品售价比竞争对手的成本还低,最后成为微波炉的王者。
苗圃则不同,除了土地性质的原因外,还有三大条件不具备。一是劳动力市场不成熟,缺乏企业化运作的市场环境。苗圃规模扩大后,企业就需要雇佣管理、技术等人员,但很难从市场上找到足够合适的人。因为有点头脑和技术的,大都自己当老板,即使给别人打工也干不长。加上苗木生产、销售各环节很难规范化,又经常出现不诚信的情况,老板没法放心地使用人。
没有足够的人才,管理、技术跟不上,苗木质量、生产成本就没法保证。所以出现面积大成本反而比农户小规模成本高,几百亩管得好、几千亩管不好的现象并不奇怪,责任心不一样。
二是流通渠道不成熟,产量与销售能力不成正比。纵观世界上几个大规模的苗圃,美国贝利苗圃可售产品有1200多种,卖给4500家花园中心,意大利的万木奇苗木产品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都有丰富成熟的销售渠道。
我国目前是传统的销售方式,靠广告宣传、批发市场、经纪人等,因为苗木产品的非标、活体等特殊性,网络销售受到很大限制。这也决定了苗圃规模扩大后,很难将销售外包,只能自己雇人,效果并不好。而且苗木都有销售半径,大规模苗圃一般都会分散建圃,但这会加大管理难度和成本。苗圃产品的相对单一,不够丰富,也限制了销售。
都说现在苗木行业交易成本高,这个交易成本包括但不仅限于销售成本,还包括从企业外购买技术、特定服务等成本,要么没有,要么价格高昂。这也是行业不成熟的表现。
三是需求不稳定,经营有风险。苗圃是重资产,规模苗圃投资大、回收期长、很难转让退出,受自然气候影响大又很难保险,苗木需求又受经济周期、宏观政策等影响,行业也在不断变化。一旦产品不对路或销售不及预期,面积越大包袱越重。如果资金链出问题,将面临倒闭危机。
还有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问题,也让大规模苗圃很难通过新品种来获得垄断收益,自身的科研、技术能力难以充分发挥。
一般是企业越小越有效率,但又想多赚钱,就有一个适度规模的问题:究竟苗圃面积多大效益才能最大化呢?这里用到一个概念———边际收益,就是你每增加一亩地获得的收益,一般是边际收益接近零时就是你能生产的最大面积。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实践中比这复杂得多,但这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标准。
随着私人消费的不断崛起,销售渠道的不断完善,行业分工逐渐完成,我国苗木行业一定会出现盈利能力很强的超级苗圃,而且很可能是宇宙第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