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企业转型别掉进沟里 第三届浙江省园林·花木产业交流会召开

2020/2/15 9:50:24

资金紧张,业务缩水,还有大佬虎视眈眈盯着要抢你的饭碗。
不转型是等死,转型是找死。
行业好像光脚踩进蒺藜窝,进退两难,还特难受。
要寻找出路,方向很重要。与其选错路,还不如原地不动。近日,第三届浙江省园林·花木产业交流会暨2020年园林协会、商会联谊会上,行业人士就园林花木行业路在何方,展开了探讨。
升级未必要转型
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之风一直刮,迷乱了观众的眼睛,想要转型的人不少。旅游产业真的很美,但靠转型旅游挣到钱的人真的很少。浙江人文园林董事长陈胜洪建议,园林企业还应在自己的主业上下功夫。
毕竟,跨行经营会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壁垒,浪费本就紧张的资源。
那么我们的主业正面对什么变化呢?国家对于未来经济增长的定义是:稳定增长、增速放缓。园林行业也是如此,虽然去年国内园林企业业务量普遍萎缩,但不难从诸多政策文件中断定,国家对景观建设的需求不会减少,投入资金也不会少。项目对景观质量要求一定会提高。这就代表着水平不够的企业将消失。有行业专家预测,将有50%至60%的园林企业面临倒闭风险,这不是危言耸听。
所以,园林企业的转型方向不一定要拓展经营范围,而是在已有的业务上深耕。并在此基础上向上下游发力,拓展完善整个产业链。
现在较多的工程都以EPC模式开展,EPC要求设计施工一体化,这就是园林企业未来的努力方向。陈胜洪提出,如果公司从设计伊始就为后期运营做好规划,企业在项目竞争中将有更大优势。
同时,市场对主营设计的企业的考验也更大了。以前,设计只占工程项目的较小比例,现在设计成了项目的头部工作,不仅要有出色的设计能力,还要有配套的施工能力。
陈楚文是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院长,他认为,近几年的设计案例呈现一个趋势:国家对于生态空间的景观设计需求在持续增长,未来生态景观设计需求占比将远超城市景观设计,这应是设计企业关注的新方向。
陈楚文说,更大面积的景观设计,不仅意味着设计尺度的变化,也意味着设计目标的多元化。景观服务的对象由人变成生态,更多的生态技术需要被使用,各设计院需要针对这种变化做出调整,做喝第一口水的人。
景观需求变化直接给生产端带来启示。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名誉校长包志毅在分享中提到,随着景观场景类型的增多,植物的功能也将出现更多定位,以景观植物为基础,拓展出高生态价值的植物、有助于健康的植物、给动物营造生存空间的植物等,生产者在选择经营品种时可以考虑。
传承与匠心为根基
正如许多人还没努力到需要拼天分的地步,很多时候,园林企业也还没发展到需要创新转型的时候。只要严格按已有标准操作,企业完全可以在业内名列前茅。杭州凰家庭园造景有限公司总裁黄敏强说。
现场几位嘉宾都提到,高质量发展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其中,传承与匠心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传承是将中国文化融入景观建设,再现传统文化中的亭台楼阁与小桥流水。匠心则需要在实践中习得。目前,技术型人才缺乏是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陈胜洪说,在人文园林,项目管理者本身一定是工匠,艺术总监也一定经历过上百个案子的跟进与落实。未来要保证项目质量,管理者懂施工,知道三把剪刀该怎么用是基础。
有没有人曾经把树卖到过100万元?这是现场的一个提问。中花协绿化观赏苗木分会副秘书长吴世光认为,品种、定位、造型都能提升苗木产品附加值。在这一阶段,选好品种与做好定位很重要。
但现在,对于设计师来说,许多来自苗圃的树都不好用。陈楚文介绍了一个案例,某项目甲乙双方因为树木品种认定起了纠纷,最终走到司法鉴定这一步。结果乙方的确滥竽充数,使用了虚假品种,所栽大树被悉数拔出,损失很大,工期也被耽误了。
让品种来源可追溯,苗木品种有官方认证。行业发展到今天,这已经成了非常迫切的需求。这不仅是行业品种化、标准化下一步的方向,也是行业应该努力打造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