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植环境木槿喜光、耐半荫, 适宜种植于阳光充足处。在疏林边缘也可正常生长,但在背阴处、大树下则生长不良。木槿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较耐寒,但小苗耐寒力相对较差。栽植时除应适当选择大规格(3年生以上)苗木外,应尽量种植于背风向阳处,避免种植于高坡、风口,以防冻害。木槿在轻粘土、壤土及素砂土中均能正常生长,在砂质壤土中生长状况最好。木槿有一定的耐盐碱力,在pH值8.8、含盐量0.3%的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其耐旱但怕水渍,适宜种植于高燥之处,在低洼处种植极易因烂根而死亡。同样,在池塘、沟渠边也不适宜种植。木槿对空气质量要求不高,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有较强抗性,可用于化工厂厂区绿化。
2.选地少量可栽培于房前屋后的空地、山坡地、边角地、河沟、渠道旁,也可以在桑园、果园四周单行栽植,或作为隔离的篱笆用。规模种植应选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地形平坦的农田或低缓坡山地为主。
3.扦插繁殖与管理木槿的繁殖主要采用扦插繁殖,在春季2~3月时进行。选用2年生以上粗壮健康枝条截成长20~25厘米左右的小段,扦插于苗床或直插于大田。入土深度以8~10厘米为宜。苗床按株行距20×30厘米扦插。扦插时不必施任何肥料。直扦田畦宽100厘米、高25厘米、沟宽30厘米,管理得当当年可以开花。扦插一个月后,扦插苗随春季温度的升高长出叶片,此时应适当施肥,采用根外喷0.5%的尿素液,或用含尿素1%~2%的水浇,隔10~15天一次。苗床的扦插苗若要移栽于大田,可选择在6月梅雨季节进行,按宽100厘米、高25厘米、沟宽30厘米整理好畦面,株距按50~100厘米定植,定植前土地应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1500千克或复合肥10~20千克,隔1~2年后中间可移去一株,每667平方米保持250~260株左右。种植后镇压周边土壤,并浇足水,约十余天后,可进入正常管理。
4.水肥管理新苗木种植后应马上浇水,两天后浇第2次水,5天后再浇第3次水,此后根据土壤墒情来浇2~3次水。立秋后应适当控制浇水量,防止枝条徒长而木质化程度低。11月初,应浇足浇透防冻水,翌年早春3月初可浇解冻水。4、5两个月气温回升较快,故应浇2~3次水,每次浇足浇透。若春季缺水,易导致植株叶片窄小发黄,花小或不能完全开放。夏季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水,并在适当的时候松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防止因积水而烂根。木槿喜肥,常施肥的植株比只施基肥的植株长势壮,花大色艳,且抗病能力强。在种植时,可使用腐熟发酵的圈肥作基肥,此后于每年早春及初夏木槿即将开花时和秋末各施用芝麻酱渣或烘干鸡粪,可使植株生长旺盛,花多且大。对于植株生长不良或明显缺乏营养的,可对叶面喷施氮、磷、钾复合肥,能起到增强树势的作用。入秋后一般不施肥,以防止枝条徒长而在冬季遭受冻害。
5.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用作花篱的木槿,在栽植后进行第一次修剪, 以后每年初冬进行一次修剪,主要是保持绿篱的完形美观。对于片植、孤植的木槿,可疏除冗杂的小枝,对于已开花的枝条应进行短截,留8~12厘米左右。对花圃中已成型的主干开心形的木槿应以培养中、短花枝开花为主。可于每年秋季落叶后将长枝适当短截,疏去过密枝、下垂枝、交叉枝、病虫枝、内膛枝。冬剪时对中花枝在分枝处短截,可有效地控制树势和促进开花。如果不需要留种,花谢后要及时将残花剪除。木槿常见的病害是煤污病,多发于高温高湿天气。夏季到来前还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预防。木槿常遭受蚜虫、卷叶蛾、刺蛾等害虫危害,如有发生可用3000~4000倍的2.5%溴氰菊酯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