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药剂控制花期。控制花期的作用分为三种:一是推迟开花时间;二是促进花期提前;三是打破花卉的休眠期。推迟开花的药剂有2.4-D、氯化钙等;促进花期提前的药剂有赤霉素、萘乙酸、秋水仙碱等;打破花期休眠的药剂的乙烯、920等激素类。
调节温度控制花期。不同花卉对温度的需求有所不同。例如:多年生草本、木本花卉,只有在温度适中的条件下才能开花,可通过提升环境温度、定期向枝叶喷水的方法使其提前开花;而耐寒的晚花品种,只有当幼芽经低温“催化”时才能开花,可通过放入冷室、用弱光照射或降低室内温度、低温处理种子以及提前从室内移至室外等方式,延迟开花时间。
调节光照控制花期。光照能决定花卉是否开花,所以对花期的长短能起决定作用。短日照花卉在长日照季节,可用黑布或黑纸将花卉植物罩上,使日照时间在 10个小时以下,可促使其开花;同时停止施氮肥,增加磷钾肥的供应;若想使短日照花卉延迟开花,不仅需要将日照时间延长至10个小时以上,还要用电灯补充光照。
长日照花卉在短日照季节,可用电灯、锡纸等延长光照时间、补充不足光照,可以促进花卉植物提前开花,光照时间保持在15个小时左右。
昼夜颠倒开花的花卉。如昙花,可在其花蕾达到2~3厘米时,在白天用黑布或黑纸过滤光线,7时至次日早晨6时用100瓦的强光照射,4~5天后就可以使昙花在白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