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靠发论文选不出好品种

2020/4/2 17:06:03

现在设施完善、经费充足,科研环境也非常好,但做育种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前段时间,记者采访了两位资深花木育种人,他们不约而同发出感叹。
这两位育种人都是高校知名教授,他们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科研成果颇丰,分别有多个植物新品种问世并得到市场应用。按说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应该影响很多年轻一代爱上树木育种才对,然而笔者从这两位教授口中得到的信息却是:新一代科研人员很多不愿意从事树木育种方面的研究,即便是做育种的也更偏向于分子,对于传统而有效的育种方式———杂交选育敬而远之。
这是为什么?
年轻的科研人员不愿做育种研究,很大的原因在于不想熬和熬不住。
板凳要坐十年冷,说的是做学问要能耐得住寂寞。而做树木育种,十年恐怕还不太够,据了解,育成一个林木良种至少需要15年的时间。是啊,人生苦短,能有多少个15年呢?
很多做育种的人热衷于分子育种,他们认为,这种育种方式能设计出自己想要的。事实上,在树木育种领域,目前这种想要什么就设计什么的想法,依然有点着急,分子育种也要建立在好的杂交组合之上。
对于目前花木育种来说,轮回杂交还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轮回选择的技术含量不高,但非常费力气,工作量大,有时候辛苦几年获得的数据甚至不能支持发表一篇论文。
与老一辈科研人员相比,年轻一代看似更急功近利,但记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与当前的评价体系有关。比如,硕士、博士学位的获得要发表多少篇核心期刊论文,进入工作岗位后还有各级职称和某某学者的头衔等着去争取……过度、过急的学术评价,不利于营造适宜的学术环境。
近年来,我国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突飞猛进。统计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另一个数字是,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可见,急急火火写的论文普遍质量不高。
在我国花木行业内,育种人被分为两类,一类多为生产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摸爬滚打,去发现和选择新的变异,进而培育新的品种;还有一类就是正规军,人们把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从事育种工作的人称为专业的。
有时候,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说法:科班的科研人员都去写论文去了。这是一种调侃,也是一种现状。
中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而当前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木品种数量、质量还不能与这一名号相匹配。花木育种等科研工作需要有人做,更需要由专业的人来做。如何为科研人员松绑,拓宽科技成果评估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如何对科研人员和成果进行多元评价,还需要多方思考和推动改变。
把成果写在大地上,这样的花木科研或许才是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