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如何科学有效的种植?这几点你必须记住

2020/5/13 8:50:26

花椒具有适应性强、耐贫瘠、耐旱、易栽培、好管理、食用药用价值高的特点,南方多地都有栽植。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山区开发步伐的加大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花椒栽植面积不断扩大,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经济林木之一,花椒栽培管理技术也随之越来越重要,在此,对花椒的栽培与管理做简要阐述。

花椒主栽品种一般分为红椒和青椒两大类,其中红椒常用的栽培种有大红袍,青椒常用的栽培种有顶坛花椒、九叶青花椒。大红袍耐寒耐旱,适应性较强,多数生态环境都可以生长,但温度和光照对寿命和品质有重要影响,温度越高寿命越短,年日照时数大于1400小时地区花椒品质较好。顶坛花椒系贵州省花江峡谷特有品种,抗旱性极强,特别适合喀斯特干热河谷区的自然气候环境种植,适宜在年均气温17至20℃、年降雨量800至1300毫米、年极端低温2℃以上、无霜或少霜的地区推广种植。九叶青花椒较耐干旱瘠薄,在温度和湿度较高的区域选择水肥较好的区域,采取精细的水肥管理,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造林地选择上,大红袍和顶坛花椒适宜选择向阳的沙质壤土中下坡地块进行种植,九叶青适宜选择地势平缓、土层肥沃、灌溉方便的地块进行种植。栽植时间与栽植密度上,较干旱山地以雨季定植为宜,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春、秋两季栽植。春季以芽体开始膨大至萌动期定植为宜,秋季以落叶后至封冻前定植为宜。根据立地条件和经营水平,大红袍每亩栽植45至85株,顶坛花椒和九叶青花椒每亩定植55至150株。

低产林改造方面,目前贵州省花椒低产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老化型,由于长期疏于管理导致树势老化;二是过密型,由于密度过大导致产量下降。老化型主要出现在贞丰和关岭交界的花江峡谷两岸的顶坛花椒老林中,对该类情况可采取复壮方式进行改造。过密型主要出现在德江等地的九叶青花椒林中,该种类型改造方向为调整林分结构,加大树体修剪力度。

不同花椒品质采收时机不一样,大红袍一般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当果实全部变红、果皮上的椒泡凸起呈半透明状态,种子全部变成黑色时,选择在露水干后的晴天进行采收;顶坛花椒在6至8月,果实油囊饱满至颜色开始脱青均可采收;九叶青花椒在5至7月果实脱青之前均可采收。遇大风、雨、露、雾时不采收。

花椒采收后除少数如做保鲜椒加工等用途的之外,需干制保存。常用干制方法有利用太阳晒干(晒椒)和利用烘烤设备烘干(烤椒)两种。经干制后的花椒(花椒皮)用食品级塑料袋打包,放入凉爽干燥的室内,严禁将花椒和农药、化肥等混放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