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苗园从乔砧向矮砧过度

2021/6/16 9:08:27

苹果园从乔砧向矮砧过度过程中,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是矮化中间砧,一是矮化自根砧,我们选择了矮化中间砧,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的选择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选择都不相同,由此,引发一个思考,是我们的选择适应了国内具体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环境呢?还是我们走上了一条看上去很美的歧途?
仔细分析,我们当初选择矮化中间砧,是否受了传统思维"树大根深"的影响呢?是否受了"穷人思维"的影响呢?矮化中间砧苗木的根系粗大、根系扎的很深,从土壤深层中获取水分的能力更强,树体更大和更强壮;然而,我们生产的目的是收获更多更好的果实,而不是枝条或者木材,二者是有区别的。这就类似于灌溉当中"浇地"和"浇树"的区别一样。再说说"穷人思维",不选择矮化自根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根砧固地性差,需要设立支架,即每亩需多投入几百到一千多元钱,为了省钱,我们就选择矮化中间砧。然而却因此为将来几十年的果园生产埋下了很多隐患。这是标准的"穷人思维",相对于几十年的果园生产,几百元到一千多元的支架投入并不是很多。
相对于矮化自根砧来说,矮化中间砧苗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主根粗壮,毛细根少 这种根系特点表现在建园上,苗木定植后成活率低、缓苗慢、前2 -3年生长缓慢;这种类型的两年生分枝大苗成活率更低,相关问题更为严重,乃至无法实现大苗建园。2-3年以后,苗木的根系深深的扎入土壤,果树又会发旺,而这时正是果树进入初结果的时期,要求果树生长势相对缓和,这是一对难以调解的矛盾,许多果农因此而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2、基砧变异较大,果树长势不整齐,果品差异大。
3、基砧种子带有病毒病,难以进行无病毒生产。
4、需要嫁接两次,生产工艺复杂,苗木生产合格率降低,苗木生产成本增加。
5、营养运输不畅,中间砧苗木进行两次嫁接,每次嫁接都会存在亲和性的问题,同时养分运输时要经过三个不同的植物体,我们看到许多中间砧果园根部萌蘖特别严重,有的甚至每年都要清理一到两次,这应该是养分运输不畅的直观表现。
对策:大力发展自根砧苗木,目前国内的M9-T337、M26、SH系等自根砧苗木繁育技术已经成熟,为大量发展自根砧苗木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