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黄叶病发病规律及原因

2022/2/10 20:22:42

桃树黄叶病发病规律及原因:在盐碱地、有机肥施量少、偏施氮肥、土壤板结、生长势较旺、病虫防治不力的桃园,相对较重。尤其是在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同期并进的敏感期,更为严重。发病原因:该病的发生,是铁元素缺乏或铁吸收受阻等多种因素引发的生理性病害。(1)营养失调:有些因多年不施有机肥,大量施入化肥,土壤中镁、锰元素过多,也会导致铁元素缺乏,引起黄叶,应注意配方施肥。
土壤盐碱化:在盐碱化的土壤中可溶性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而不易被树体吸收利用,致使果树表现缺铁,如钙质土、土壤偏碱、水质偏碱;天气干旱,水分蒸发,盐分上升到土壤表面;低洼地,地下水位高,盐分积于地表等,所有加重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因素,都可导致该病的发生。(3)土壤缺氧:如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有机肥施量少等,凡是影响土壤通透性的因素都可加重该病的发生。
施肥不当:因桃树毛细根主要分布在上表层,对外界因素较为敏感,如施用未经腐熟的人粪尿、偏施氮肥,施入含氯的肥料或城市垃圾肥料等,都可对根造成伤害,影响根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引起黄叶。
桃树管理不善
不是所有叶片发黄的桃树都流胶,而流胶严重的桃树树势都比较弱,桃树流胶在排除虫害或外部因素造成的原因之外,过量穴施多效唑也是主要诱因之一。桃树穴施多效唑目的是控制旺长、促进花芽形成,采用穴施方式比叶面喷雾效果明显,但穴施多效唑,药效可以持续发挥3年左右,桃树种植户可根据来年新梢的长势,来调节当年应该施用多少多效唑,但很多桃树种植户不了解这个情况,每年非但不减量,反而为追求效果,而逐年加量使用,这样的操作,桃树自然是无法承受,流胶现象严重,就是桃树自然反抗的一种表现。
施用多效唑,桃树结果较多,因此,种植户要进行及时疏果,部分种植户舍不得疏果,从而造成当年挂果过多,不但影响了桃子品质,对桃树营养也是一次过度消耗,久而久之,不但会出现大小年现象,还会造成桃树虚弱,叶片发黄现象。
叶片营养补充
除了根部合理施肥外,通过叶面喷施营养元素,也是为桃树增加营养的重要渠道之一,特别是出现缺铁症状,铁元素是叶绿素合成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缺铁症状表现为叶片发黄,严重的叶片白化,仅叶脉保持绿色,所以也是很好辨认的。
叶绿素的缺失有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差对桃树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都有极大的影响作用。硫酸亚铁则是农户们为桃树补铁元素的首要选择,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单纯使用硫酸亚铁效果并不突出,原因是铁元素也是一种惰性元素,在作物体内流动性较差,所以,农民朋友要么选择螯合铁进行叶片补充,要么采用硫酸亚铁配海藻肥或氨基寡糖素的组合方式进行喷雾,这些均可增加铁肥的吸收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