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养殖提高抗病能力

2022/2/14 8:02:38

培养中庸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一般虚旺枝蔓,易感溃疡病,中庸枝病斑较少。因此,适当增加枝量,分散生长点,促发较多中庸枝,有利于提高抗病性。

具体措施:
旺枝摘叶留柄,促发侧枝:强旺枝发生初期(20~30厘米),将新梢除梢尖外侧芽叶片摘去,留柄,促进侧芽萌发,增多枝条,缓和长势。
5月上中旬,对强旺枝留基部3~5叶剪梢,促发中庸夏梢。
9、10月份,对强旺枝基部进行造伤或环剥,可以提高其次年萌芽率。
多留中庸枝。冬剪时,注意多留中庸枝作为结果母枝,尤其注意留强旺结果枝,在最上果柄前留一段枝蔓剪截,使其连续结果。总体上,长枝长留,中短枝插空留,提高架面覆盖率,充分利用光能。强旺营养枝作为结果母枝,应结合采用揉枝拉平、基部造伤拉平、使用“启芽”等方法,提高萌芽率,促生中庸枝条。
9月下旬起,注意及时对新梢轻摘心,促进及时停长,防止缠绕,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提高有机营养贮藏水平,有利于提高抗病性。
2、科学施肥,控制树势,提高抗病性
重施有机肥:秋季按3000~5000斤/亩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施入;控制氮肥用量:每亩生长期总施氮量控制在相当于140斤尿素/亩●年含氮量以内;8月后不再土壤施用速效氮肥(基肥施氮除外);注意使用多元矿质元素肥:每年结合施用壮果肥,每亩施入200斤麦饭石粉及生物有机肥等;结合病虫害防治,注意通过叶面补充硼肥、钙肥等。生长后期,注意结合喷药防病虫,加入1500倍液亚磷酸钾(纯品),控制旺势,提高植株抗病性。
克服萌芽率低的技术操作
使用“启芽”
于2月至3月上旬,对架面枝蔓(重点为内膛枝蔓)喷布“启芽”,可以有效提高萌芽率及萌芽整齐度。可以有效提高内膛萌芽率,缓解结果部位外移现象。
②10月至冬剪,对粗枝基部进行造伤操作,也可以明显提高其次年萌芽率及结果枝率。
预防9月落果
可能由于缺素(缺钙)、刺吸式口器昆虫危害引起。
生长期喷雾防治病虫害时,加入0.3%~0.5%氯化钙,基肥施用过磷酸钙,坐果后施用硝酸铵钙。
防止刺吸式口器害虫:用半截敞口饮料瓶子,挂架面铁丝上,内加含em菌剂的糖溶液,再加白僵菌等生物杀虫剂,并将地下烂果放些许进去。其上设置防雨遮蔽物。EM发酵糖水后,会产生醋、酒味。当害虫被吸引前来取食时,被感染白僵菌致死,同时也能传播扩大防虫范围。
一段时间后,捞出过多病虫体,再加糖水及白僵菌粉,维持其杀虫作用。
危害严重时,喷雾毒死蜱、阿维菌素或吡虫啉、功夫等杀虫剂,15天一次,共2次,压低虫口基数。
开花盛期,给花朵喷雾20%苯肽酸胺水剂270~400倍,每亩用药液30~4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