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建园技术

2022/6/17 16:30:19

梨树建园技术
一. 园地选择
(1) 气候条件。 砂梨长势较弱, 适应于南方温暖多雨的气候。 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带, 适宜砂梨栽培。
梨是喜光果树, 光照良好, 则树体生长健壮, 病害少, 花芽分化好, 果实外观美, 糖度高, 品质好。 若光照不足, 往往生长过旺, 表现徒长, 影响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 光照严重不足, 则树体生长衰弱, 病害易发生, 花芽分化差, 果实品质低劣且产量不高。 但夏. 秋高温干旱季节, 光照过强, 树体生长受阻, 外围果实易灼伤。 因此, 应选择平地或光照良好. 东南向缓坡。
(2) 空气环境质量。 空气中有害气体和杂质不仅会影响树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残留在果实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如火力发电厂. 砖瓦厂.农药厂排放的氟化物. 二氧化硫, 公路上汽车尾气中铅的沉降。 因此, 应选择空气质量好, 远离城镇. 交通要道及工业化“三废” 排放点, 附近无污染源的地方
建园。
(3) 土壤条件。 梨对土壤中的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大, PH 为 5-8 的土壤均可栽
培, 但以 PH5. 8-7 为最适。 同时, 其耐盐碱能力较强, 土壤含盐量不超过 0. 2%时生长正常, 但以低于 0. 1%为宜。 由于梨的生理耐旱性较弱, 为求优质丰产,应以土层深厚. 土质疏松肥沃. 透水和保水性能较好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宜。二. 园地规划
(1) 作业区。 为便于作业管理, 面积较大的梨园应划分成若干小区。 小区面积
在 50 亩左右。
(2) 道路。 园内道路规划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相当于作业区面积的梨园, 只
设环园支道(宽 3-5 米) 和园内作业道(宽 2-3 米) 即可; 面积在 200 亩以上的梨园应在园地中心设立干道, 宽 6-8 米, 连接各作业区支道, 与园外公路相通。丘陵山地梨园, 地形复杂多变, 可因地设路, 但不要上下顺坡设置, 宜盘旋缓坡上下。 平地梨园, 尤其是围垦地, 道路两侧可与排水渠结合。
(3) 排水沟。 可分为畦沟. 支沟和主沟。 畦沟为行间两侧的排水沟, 可一行两沟,
也可两行两沟, 沟宽及深均 80 厘米左右, 长 50 厘米左右处汇入支沟。 支沟宽 2米左右, 深 1. 2 米左右, 是作业区的主要排水沟。 面积在 200 亩以上的梨园应设置宽 3 米左右, 深 2 米左右的主排水沟, 与支沟相通, 外接河道。 丘陵山地梨园沟的宽度和深度可根据园地势及排水状况适当调低。
(4) 配套设施。 合理规划与梨园规模相配套的管理房. 仓库. 分级包装区等生产.生活用房。 每一作业区应设 3-4 处肥料堆放场, 2-3 座喷药池。三. 整地. 挖定植穴及施肥
(1) 整地。 整地前, 应先清除原有植被, 并对全园进行深翻, 彻底挖除原有植
被根系, 深翻程度至少达 40 厘米。 酸性土壤在深翻前可施入适量石灰; 盐碱地加大有机肥施用量, 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 还有利于调整土壤 PH 值, 有利于改
良土壤理化性质, 促进土壤团粒形成; 有些海涂围垦地, 表层土仅 30 厘米左右,下层是“咸隔”, 土粒紧密不透水. 不透气, 如同石板, 深耕时应打破这层“咸隔”,或将“咸隔” 土掏尽, 换成肥沃的土或埋入有机质肥料; 沙砾地应换入黏土, 以利保水, 保肥。 该项工作应在秋季完成, 可使土壤在经冬季冻裂后变疏松。
(2) 挖定植穴。 整地后, 按栽植距离先行定点。 缓坡地梨园行株距为 4×4 米,平地梨园为 5×5 米或 6×4 米。 棚架式梨园, 缓坡地为 5×5 米或 6× 6 米, 平地梨园为 6×6 米或 7×6 米。 也可采用计划密植, 在株行间各插 1 株, 株间距离至少在 2 米以上。 定植穴直径在 1 米左右, 其深度应依土壤状况而异。
(3) 施肥。 每穴施入经腐熟后的有机肥 30-60 千克加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 1 千克, 与土壤混合后按一层肥一层土, 分二次施入, 填平定植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