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莲属天南星科的球根花卉

2022/6/8 5:42:40

马蹄莲属天南星科的球根花卉, 自然花期从 11 月直到翌年 6 月,整个花期达 6 个~7 个月, 而且正处于用花旺季。 由于马蹄莲叶片翠
绿, 花苞片洁白硕大, 宛如马蹄, 形状奇特, 是国内外重要的切花花卉, 用途十分广泛。
生态习性: 马蹄莲原产非洲南部的河流或沼泽地中。 性喜温暖气候, 不耐寒, 生长适温 20℃左右。 喜湿润环境, 不耐干旱。 冬季需充足的光照, 光线不足着花少, 稍耐阴。 喜疏松肥沃、 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壤土。 其休眠期随地区不同而异。 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北方栽培,冬季宜移入温室, 冬春开花, 夏季因高温干旱而休卢眠; 而在冬季不冷、 夏季不干热的亚热带地区全年不休眠。
品种: 目前常见栽培的有三个品种。
(1) 白梗马蹄莲 块茎较小,生长较慢。 但开花早, 着花多, 花梗白色, 佛焰苞大而圆。
(2) 红梗马蹄莲花梗基部稍带红晕, 开花稍晚于白梗马蹄莲, 佛焰苞较圆。
(3) 青梗马蹄莲块茎粗大, 生长旺盛, 开花迟。 花梗粗壮, 略呈三角形。 佛焰苞端尖且向后翻卷, 黄白色, 体积较上两种小。 除此之外,同属还有常见的栽培种, 如黄花马蹄莲: 深黄, 花期 7 月~8 月份,冬季休眠; 红花马蹄莲: 矮生, 花期 6 月份; 银星马蹄莲: 叶具白色
斑块, 佛焰苞白色或淡黄色, 基部具紫红色斑, 花期 7 月~8 月份,冬季休眠; 黑心马蹄莲: 深黄色, 喉部有黑色斑点。
繁殖及栽培:
(1) 繁殖以分球繁殖为主。 植株进入休眠期后,剥下块茎四周的小球, 另行栽植。 也可播种繁殖, 种子成熟后即行盆播。 发芽适温 20℃左右。
(2) 栽培马蹄莲通常在秋后植球。 床植行距 25 厘米, 株距 10 厘米。 用肥沃而略带粘质的土壤, 如: 可用园土2 份、 砻糠灰 1 份、 再稍加些骨粉或厩肥; 也可用细碎塘泥 2 份、 腐叶土(或堆肥) 1 份、 加入适量过磷酸钙和腐熟的牛粪配制的土。 植后覆土 3 厘米~4 厘米厚, 20 天左右即可出苗。 马蹄莲生长期间喜水分充足, 要经常向叶面、 地面洒水, 并注意叶面清洁。 每半月追施液肥 1 次。 施肥后还要立即用清水冲洗, 以防意外, 霜前移入温室, 室温保持 10℃以上。 在养护期间为避免叶多影响采光, 可去除外叶片,这样也利于花梗伸出。 2 月~4 月是盛花期, 花后逐渐停止浇水; 5月以后植株开始枯黄, 应注意通风并保持干燥, 以防块茎腐烂。 待植株完全休眠时, 可将块茎取出, 晾干后贮藏, 秋季再行栽植。切花的采切与保鲜: 在马蹄莲佛焰苞已伸长至最大、 卷曲且张开时,即可采切。 采切后, 每枝切花上部都用玻璃纸包好, 大小分级后, 10枝一束, 装箱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