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兰栽培

2023/2/2 15:43:04

虎尾兰栽培:
盆栽的土壤, 要选排水性能特好的, 可用肥沃园土 3 份与 1 份煤渣混合, 再加少量豆饼或鸡粪作基肥。
一般放置于阴处或半阴处, 但也较喜阳光, 惟有光线太强时, 叶色会变暗、 发白。 光线以明亮散射光较
好, 夏季应稍背烈日。 若放置在室内光线太暗处时间过长, 叶子会发暗, 缺乏生机, 此外, 如系长期在
室内的, 不要突然直接移至阳光下, 应先移放在光线较好处让它有个适应过程后再见, 否则叶片容易被
灼伤。 喜欢温暖的气温, 其适宜温度是 18~27℃, 低于 13℃即停止生长。 冬季温度也不能长时间低于 10
℃, 否则植株基部会发生腐烂, 造成整株死亡。 浇水要掌握宁少勿多、 宁干勿湿原则。 虎尾兰为沙漠植
物, 能耐恶劣环境和久旱条件。 浇水太勤, 叶片变白, 斑纹色泽也变淡。 由春至秋生长旺盛, 应充分浇
水。 冬季休眠期要控制浇水, 保持土壤干燥, 浇水要避免浇入叶簇内。 用塑料盆或其它排水性差的装饰
性花盆时, 要切忌积水, 以免造成腐烂而使叶片以下折倒。 每次浇水时水量以刚能渗至盆底为度平时可
用清水擦洗叶面灰尘, 保持叶片清洁光亮。 施肥不应过量, 生长盛期, 每月可施 1~2 次肥, 施肥量要少。
长期只施氮肥, 叶片上的斑纹就会变暗淡, 故一般使用复合肥。 也可在盆边土壤内均匀地埋 3 穴熟黄豆,
每穴 7~10 粒, 注意不要与根接触。 从 11 月至第二年 3 月停止施肥。 一般两年换一次盆, 春季进行, 可
在换盆时使用标准的堆肥。 病虫害: 在通风不良或是气温过低、 过高的波动情况下, 易发生叶斑病。
症状: 叶部发病, 出现圆形病斑, 直径约为 1 厘米, 早期病斑区域呈叶片被浸湿透的绿色; 中期病斑油
渍状软腐, 中间呈灰白色; 晚期病斑凹陷呈微红肉桂色, 带黄色边缘。 病原: 串珠镰刀菌, 属半知菌
亚门。 菌株乳酪黄色至淡紫色。 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 小型分生孢子成串, 近披针形, 厚垣孢子缺。 防
治方法: 1. 用洁净的利刀切除病部。 2. 发病早期喷施波尔多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