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类果树 - 生物学特性

2023/5/30 22:30:39

柑橘类果树 - 生物学特性
柑橘类根系发达。 用压条或扦插方法繁殖的无主根。 土壤条件良好时, 侧根多而水平分布范
围广,常有菌根共生,侧根上的细根再生能力强, 露出土面的根部易生根蘖。 很多种类、 品种
的枝上具针刺。 芽为复芽。 一个叶腋一般萌发一个新梢, 余呈休眠状态。 新梢停止生长时,
顶芽自行凋落, 是柑橘类果树特有的“自剪”现象。 这时由先端的一个侧芽代替顶芽作用, 因
此枝条常呈扭曲状态。 未萌发的芽可多年保持萌发能力。 生产上常利用这个特性, 通过刺激
隐芽萌发来修补残缺树冠或行老树更新。 复叶, 由 3 片小叶组成, 或为“单身复叶”。 除枳为
落叶性外, 柑橘属及金柑属均为常绿树。 完全花, 芳香, 蜜腺发达。 有单花和花序两类。
花器发育不全现象较为常见, 容易产生少核或无核的果实; 有时也有单性结实。
枳在冬季有明显的休眠期, 金柑属和柑橘属几乎周年均有生长活动。 一般每年抽梢 3~4 次。
春梢抽发较整齐, 数量最多, 其中一部分是当年结果枝; 夏梢是培养幼树树冠的主要枝梢;
秋梢大多是次年的结果母枝。 在春梢的基础上可再抽生二次、 三次梢。 冬梢在生产上无意义,
宜及早抹除。 多数种类每年春季开花 1 次, 但柠檬、 枸橼周年均可开花结果, 金柑属从 6~
7 月开花后大约每隔一个月左右连续开花 2~3 次, 各次花均能结实。 柑橘的花量大, 但着
果率不高。 一般自花传粉受精, 但沙田柚需要异花传粉才能提高产量。 从谢花到果实成熟,
需时 6~14 个月, 因种类、 品种而异。
果实由合生心皮发育而成, 多肉多浆特称“柑果”。 外、 中果皮紧贴, 组成韧性的果皮, 外
果皮含有很多油胞; 中果皮呈海绵状, 与外果皮之间界限难分; 内果皮形成囊瓣(即子房室),
又名瓤囊, 囊瓣内着生纺锤状的多汁突起物, 称汁胞, 是柑橘的主要食用部分。 种子通常为
多胚性, 只有一个有性胚, 余为未经受精、 从珠心细胞产生的无性胚, 称珠心胚; 少数种类
为单胚性。 多胚性种子萌发时, 有性胚往往败育, 实生后代多由无性胚发育而来, 能保持母
本品种的基本性状, 但也给杂交育种带来困难。 染色体数一般为 2n=18。 种间、 属间容易
杂交, 枝芽易生变异(芽变) 。 嫁接亲和性一般良好, 有可能提供广泛的砧穗组合, 满足生
产或其他特殊用途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