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始自南北朝时期

2024/2/23 8:06:20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始自南北朝时期, 文献多有记载。 刘赛客《嘉记录》 说:“北齐杨子
华有画牡丹”, 牡丹既已入画, 其作为观赏的对象已确切无疑。 谢康乐更具体指出种植的具
体情况: “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太平御览》) 近代生物学先驱达尔文在十九世纪七十年
代写的《动植物在家养情况下的变异》 一书中说, 牡丹在中国已经栽培了一千四百年“从十
九世纪七十年代推到一千四百年前, 那是公元五世纪, 即南北朝初年, 和中国牡丹的栽植历
史大体相属。
隋代, 隋炀帝(公元 605~618) 时“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 昭天下境内所有鸟兽
草木驿至京师(今河南洛阳) ……。 易州(今河北易县) 进二十箱牡丹”。《隋志素问篇》 中
说道: “清明次五时牡丹华。” 这又足以说明牡丹作观赏植物则规模更大。
唐代(公元 618~907) 牡丹栽培开始繁盛起来。 开元中盛于长安。 传说当时洛阳有个
叫宋单父的善于种花, 应唐玄宗李隆基之召, 到骊山种了一万多本, 颜色不相同(《龙城录》)。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等三首“清
平调” 就是歌咏几种不同颜色牡丹的。“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蓉静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
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 “赏牡丹”)“帝城春欲暮, 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 相
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 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 戋戋步束素。 ……家家习为俗, 人人迷
不悟。 ……”(白居易: “买花”) 从以上这些诗篇可以看出当时帝都长安栽培牡丹的盛况。
这时, 牡丹不但颜色种类多了, 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奇变异和重瓣现象。“兴唐寺有牡丹一
窠, 元和中着花一千二百朵, 其色有正晕、 倒晕、 浅红、 浅紫、 紫白、 白檀等, 独无深红,
又有花叶中无抹心者, 重台花者, 其花面七、 八寸。”“穆宗皇帝殿前种千叶牡丹, 花始开香
气袭人, 一朵千叶, 大而且红。”。 这也说明了, 我国早在公元九世纪, 便已经有了重瓣牡丹。
宋代(公元 960~1279 年), 中国牡丹栽培中心, 由唐之长安而转移到了洛阳, 牡丹的
品种更多, 栽培技术更加系统、 完善。 并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 对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
高。 这一时期的著作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 周师厚的《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洛阳
花木记》; 张峋的《洛阳花谱》 等等。 记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 总结出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成
熟经验。 欧阳修说: 大抵洛人家家有花, 而少大树, 盖其不接则不佳。
北宋末年, 战乱不断, 洛阳牡丹开始衰退, 陈州牡丹取而代之, 张邦基撰《陈州牡丹
记》 云: “洛阳牡丹之品见于花谱, 然未若陈州牡丹之盛且多也。 圆户花如种黍粟, 动以顷
计。”
南宋时, 牡丹栽培中心南移, 由北方洛阳移向南方的天彭(今四川省彭州市)、 成都、
杭州等地。 天彭栽培的牡丹, 为蜀中第一, 号称“小西京”。 诗人陆游在蜀中做官, 亲往游
赏, 并撰《天彭牡丹谱》(1178 年)。 宋室南渡后, 洛阳花事衰微, 杭州却得到发展, 出现
一些新奇品种, 如‘重台九新淡紫牡丹’、 白花青缘牡丹’ 等。
元代, 是中国牡丹发展的低潮时期, 长安、 洛阳等地能见到的好品种已屈指可数, 品
种退化, 重瓣品种难得一见, 因有“千叶独难遇, 亦犹千人为英, 万人为杰, 尤世纪不恒有
者”(姚燧《序牡丹》) 之叹!
明代(公元 1368~1644 年), 牡丹的栽培的中心, 转移到了安徽亳州。 夏之臣《评亳
州牡丹》 云:“吾亳州牡丹, 年来浸盛, 娇容三变, 尤在季孟之间。 等此而上, 有天香一品,
石榴红, 胜娇容, 宫红袍, 琉璃贯珠, 新红种种不一, 杂红最后出, 品种难得。 又有大黄一
种, 轻腻可爱, 不减三变。 佛顶青为白色第一。 大抵红花以花子红, 银红、 桃红为上。” 又
云: “草堂数武之步, 种莳殆偏, 率以两色并作一丛, 红白异状, 错综其间, 又以平头紫,
庆天香, 先春红三色插入其花丛, 间集而成文章, 他时盛开灿然若锦”。 此时开中国插花技
术之先河。
在明代, 亳州牡丹虽有盛名, 但曹州(今山东菏泽), 国都北京牡丹栽培也逐渐繁盛起
来。 江南太湖周围, 西北的兰州、 临夏也有所发展。
曹州与亳州皆于明代嘉靖(1522~1567) 年间引入牡丹, 也同于万历(1573~1620)
年间达到繁盛。 两地之间相互交换品种, “曹花多移自亳”(清?余鹏年《曹州牡丹谱》); 亳
州也引进入不少曹州名品, 如《亳州牡丹史》 中记载一种“金玉交辉” 的品种, 说是: “曹
州所出, 为第一品。” 又有“忍济红”“萍实红” 两种, 也产于曹州。《曹南牡丹谱》 亦云:
“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 曹州一士人家, 牡丹有种至四十亩者, ……多到一、 二千株,
少者数百株。”(《五杂俎》)。 由此可以看出, 现今牡丹的主要产地菏泽, 在明代就已开始繁
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