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苗木供应信息 >> 详情显示

【供应】22公分国槐20公分国槐上车价格

    信息分享:
    更新时间:2019/9/5 22:59:12
    有效期限:二年
    供货地址:河南 周口
    详细内容

    河南豫农优品绿化工程
    技术咨询:15036432217
    河南豫农优品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培育新品种楸树的专业公司,占地2000余地,太康豫农优品苗木基地向广大新老客户长期大量低价供应: 主要品种有;楸树、国槐,白蜡,合欢,法桐,栾树、复叶槭,金枝槐、黄金槐、金叶槐、臭椿、 西府海棠、紫叶李、樱花、碧桃、五角枫、刺槐、大叶女贞、皂角、丝木棉、柿子树、青桐、旱柳、柳树、直柳、速生柳、馒头柳、垂柳、金丝垂柳等苗木!
    槐树,是一种故乡的树,一种令人怀念的树,一种令我感到很亲切的树。民谚有“无槐不成村”之说,在家乡的村村落落里,几乎到处可以见到槐树,乡亲们在院中栽的是家槐,村外的树林里生长的是野槐,浚河河滩里生长的是棉槐,小时候,我在院中的家槐树里爬上爬下,在河滩的棉槐丛中与小伙伴们捉迷藏,折棉槐条“打野仗”。长大了,回到农村老家看到冬日夕阳西下伫立着一株瘦削的槐树,竟从心里觉得那是一道乡村风景,虽不是很美,但感情却很浓,有一种让我鼻酸的感觉

    说实话,槐树凝结着一段坎坷的历史。“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小脚丫子两瓣瓣,一看就是山西洪洞的孩”,读过私塾的父亲,在我幼时经常讲述这样一些民谣,那时看看自己的小脚丫趾盖上,竟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小脚丫趾甲真的有些分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这是河南、山东、苏北等地普遍的传说。意思是指凡从洪洞迁来之民,脚小趾甲中有一袭缝,好象两个指甲,不是古槐迁民者,均无此特征,时至古槐后裔仍为复形趾甲。由此看来,自己祖籍山西是无疑的了。后查阅资料了解了许多关于槐树的故事和传说,据文献记载,唐贞观二年,在山西洪洞县城北贾村,兴建了一座大寺,名广济寺,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蔽数“的汉槐,阳关古道从树荫上通过,此树即民谣所言的大槐树。过去,汾河滩上生活着数量很多的老鸹,常在树杈上筑巢,年长日久,特别到了冬季树叶凋落之时,老鸹窝星罗棋布,甚为壮观。元朝末年,战乱频仍,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有九死。1368—1425年间,明朝建立后,为恢复经济,巩固政权,采取了大规模移民垦田的举措,历时五十余年,移民以晋南、晋东南为多,虽然不是专迁洪洞县人,但是把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的洪洞一带作为移民重点。据《洪洞县志》记载:“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定等处,(大槐)树下为荟萃之所。”在官府的强迫之下,不愿舍弃家业、背井离乡的百姓启程时,纷纷折槐为记,依依惜别,频频回首,后只有洪洞县城北贾村的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鸹窝依稀可见,大槐树和老鸹窝也就成为惜别故乡的标志。人们到达新的定居点后,大多种槐寄托思乡之情,此亦是中原多槐原因之一。真想不到,几个世纪过去了,祖先对故乡的怀念竟然会一代代遗传,至今延绵不断。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对槐树的一种寻根、思恋、寄物、信仰的情结根源之所在吧。由此,关于槐树的“槐”字,笔者不揣冒昧,从字义上对“槐”字作一诠释:一解“槐者,木之鬼也”,叶落归根,就是死了变成鬼,也要魂归故里,回到古大槐树下。二解,槐者,取其谐音,怀也,有怀念怀恋的意味。

    槐树是“家”,每次见到槐树,心中都游动着一种回家的感觉。回家就要吃饭,“槐树是饭”,记得幼年家贫,母亲用黄豆面和嫩槐叶做过槐叶渣豆腐,把槐花煮着吃,槐米晒干卖了钱为我交学费,可以说槐树浑身都是宝,应该说,槐树为我家度过艰难岁月是立了功的。而城市里少有槐树,钢筋和混凝土构成的城市难以栽活槐树,而急功近利的城市似乎也不大喜欢憨厚本份的槐树。没有槐树感觉里就没有了亲情,城市里缺少的似乎就是人情味,看着满街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我感觉很陌生,我想念有槐树的故乡,想念那里的大爷、大娘、叔叔、婶子和左邻右舍,想念老家过年时那浓浓的亲情气氛。

    槐树是一种受苦的树,文友夏之蝉写道,“因为土地瘠薄,槐树很少有长成参天大树的,它们瘦瘦的,仿佛在田地里劳作了一辈子的庄稼汉,树身长着暗绿的苔藓,虬曲的树枝就象老农粗糙的大手,硬硬地伸向天空,固执地丈量着日影长、月影短。”这些话令我有些凄然,有些辛酸,让我想起千百年来一直在田地里辛苦劳作的父老乡亲……。

    槐树的生命力强,有千年古槐之称,“枯树开花”、“枯木逢春”,我想说的大多是槐树,因为我亲眼见过在枯死的树干中又生长出新槐的情景。据了解,现存于山西洪洞的古槐是同根孪生出的第三代古槐,现在枝繁叶茂,正茁壮成长,这才是嘉树延年,代代相传,使后人得到了很大的安慰。有的槐树虽长得难看,但我心里却留恋、亲切,是否也应了“儿不嫌母丑”那句话。父亲说:“有槐树的房子人丁就会兴旺”,人栽植树,树荫庇人,这也许是槐树在农村广泛繁衍的一个原因吧,现在,在平邑县的西旺沟村、白马村、凤凰村都还有保留的百年槐树,这些槐树都被乡亲们敬之为“神”,树周身挂满了红绸带,逢年过节,人们自发的前来叩头朝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实,他们自觉不自觉的也是在祭奠这个村庄的先祖们。

    每次见到槐树,总想写篇有关槐树的文章,献给槐树,献给千千万万古槐后裔,告诉他们,星转斗移,古槐之民辗转迁徙而至海外者不知有多少,倘若笔者絮叨能使来自洪洞之民共体500年前是一家,推而上之,凡炎黄子孙5000年前均是同胞之义,以时时提醒我们,别忘了根,别忘了祖,走到哪里,都是连着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根,因为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神农氏尝百草、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都发生在山西,还有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区。中国史前三大伟人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由此溯源,我们都是古槐后裔,我们都是中国人。

    无论工作、生活、学习的环境多么艰难困苦,故乡的槐树都在时时激励着我,我想我要象故乡的槐树那样,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济世利民,为着中华民族这棵大树永远枝青叶茂,繁衍不息,而踏踏实实的做一个深深的扎根于土地的根须。
    联系电话:
    15036432217

    联系苗商,请说明在天天苗木网上看到的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