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脱毒苗木是对温度、光照、环境在严格的人工控制下,通过采用生物工程技术中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而获得的无病毒苗木。
特点:
1、内在种质优良。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无性繁殖的苗木,纯正一致,保证了种苗个体间差异小,种质纯度高、杂种异株少。
2、抗逆性强。
脱毒苗木搞逆性遗传稳定,耐性强,抗寒、抗旱、抗盐碱地,长势优于常规苗木。
3、成花容易、结果早,果品品质高
由于此苗木生理年龄较大,进入结果期较早,基砧种质遗传性稳定,所结果果实都能保持品种原有母株的优良性状。
4、树势稳健,丰产潜力大。
危害:
一、苹果在长期的营养繁殖过程中,病毒的侵染逐年积累增多。苹果树一旦被病毒侵染,就终生带毒,持久危害。
二、苹果病毒主要通过嫁接传染,随同接穗(或砧木)、苗木远距离传播。因此,嫁接繁殖的数量越大,病毒的传播速度也越快。
三、病毒病害与真菌或细菌病害不同,难以用化学药剂进行有效的预防或控制,培育和栽培无病毒苗木是防治苹果病毒病 的根本途径。
四、果树受病毒侵染后,病毒主要在细胞内寄生和繁殖。因此,全身各部位都带有病毒,破坏、干扰树体正常生理机能,导致长势减退,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直至全株死亡。苹果病毒按其危害特点,可分为非潜隐病毒和潜隐病毒两大类。苹果非潜隐病毒侵染苹果树后,大部份栽培品种都有明显症状,病树容易识别,无需特殊鉴定,只根据症状特点,即可辨认。例如,我国发生的苹果花叶病和苹果绿皱果病就是由非潜隐病引起的。而潜隐病毒在栽培品种上不表现明显的症状,必须经过鉴定才能明确苹果树的带毒状况。各国研究表明大多数苹果栽培品种,都感染一种及至数种潜隐病毒,其中以苹果退绿叶斑病毒、苹果茎痘病毒和苹果茎沟病毒分布广,危害性,几乎在所有栽培苹果的国家或地区都有存在。从生产实际来看,苹果病毒分布之广,危害之重,不亚于真菌所致的树皮腐烂和果实腐烂病。
我国苹果栽培各地主要品种几乎都潜隐褪绿叶斑、茎痘和茎沟3种病毒。这几种病毒,在砧木不抗病的情况下,会形成衰退病或苗木嫁接不成活等急性危害,防治上只要改换抗病砧木就可基本解决问题。但是解决潜隐病毒的慢性危害,则必须从砧木和接穗两方面入手。已报道的30多种苹果病毒中,还未发现虫传病毒,也示发现其他传毒媒介。苹果病毒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培育采穗用的无病毒母本树,繁殖栽培无病毒苗木,是防治苹果病毒危害的根本措施。
优越性:
根据国外多年的成功经验,我场从1991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我国北方的无病毒苗木繁育和栽培试验基地以来的试验研究和用户实践证明,(无病毒苹果苗)苹果无病毒苗木栽培的优越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无病毒苗木生长健壮结果早。在同等管理条件下,无病毒苗木生长健壮,高度比带毒苗木增长10%-28%,干茎粗度增长12%-20%,同时整齐一致,根系发达,根的吸收功能强,叶片肥厚光亮。栽植成活率高,比带毒苗高16%。
2、无病毒树生长强壮,稳产高产。无病毒树比带毒树一般增产16.9%-60%,无大小,年结果幅度小,树势强,生长旺,树体全重比带毒树增加36%,干周生长量增加26%-30%。
3、无病毒树果个大品质好。无病毒树的果实个头大,均匀一致,着色好,光洁度高。
4、无病毒树需氮肥量少,抗逆性强。无病毒苹果树需肥量特别是氮肥量明显减少,无病毒树比带毒树减40%-60%,耐粗放管理,适宜在瘠薄土壤上栽培。
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的国家已实现了苹果无病毒化栽培,而我国近几年才刚刚开始,发展苹果无病毒化栽培,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国果树生产发展的总趋势,是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