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一位82岁老人的园林情结

2011/10/18 18:45:53


曾推着三轮车在市区义务为市民指路十余载,如今跑遍市区拍摄好风景,82岁的老党员关廷元生活得越来越有劲头。他对我市的园林绿化建设情有独钟,已拍出上千张园林绿化情况和园林工人工作情景的照片。昨天,记者在市“四城联创”指挥部见到了关廷元老人,他是专门去为我市的园林绿化建设提建议的。


【从义务指路到拿起相机】


蹬着三轮车,看到有美丽的风景,便停下来掏出相机拍摄。如果你在市区街头看到这样一位老人,他有可能就是是82岁的关廷元。


关廷元20岁参军到部队任侦察通讯兵,同年入党。从部队转业后,先后在新蔡县、驻马店秀山水泥厂、市燃料公司、河南天方药业工作。60岁时,忙碌大半辈子的关廷元退休了。“孩子们都有各自的事情做,我和老伴真是不知道该干什么好。”关廷元说。左思右想,他决定蹬着三轮车到街上找点事情干。64岁时,他终于找到了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那就是边卖金鱼边义务为有需要的人指路。


“自从我挂上义务指路的牌子后,每天跟我搭话的人特别多。”关廷元说,除了问路,还有不少人向他询问其他事情,包括问他公共厕所在哪里、某些单位、家属院的具体位置等。对人们所有的询问,他都会热情细致地回答。有时候,碰到从外地或者是乡下来的人向他问路,他还会骑着三轮车带着那些人走到目的地。有些人看他这么热情过意不去,说耽误了他的生意,要给他报酬,他总是说,他不是为了挣钱,就是想要找个事情做。有事情做,他心情舒畅得很。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关廷元义务指路不知有多少次。他也因此交了很多朋友。年龄越来越大,关廷元渐渐发现自己的听力有些不行了,不能准确听清楚对方说的话。怎么帮忙给人指路呢?无奈,两年前,关廷元只得忍痛放弃了这份心爱的“工作”。


不久后,他的小女儿带着相机回家照全家福。关廷元对这个“新潮”的玩意儿爱不释手,女儿便将相机送给了他。


【从见啥拍啥到专拍园林】


儿女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孙子也到外地上大学了,放弃义务指路的“工作”后,关廷元感觉实在无聊。在征得老伴的同意后,他又一次骑着三轮车出门了。这次,他带上了相机。


看到喜鹊在树枝上歌唱,他拿出相机拍摄下来。看到路边的景色入眼,他拿出相机拍摄下来。每次出门都觉得自己拍得很丰富,不过,每次回到家翻看照片时,他就又会觉得缺点什么。


有一次,放假回家的孙子欣赏完他的作品后告诉他,他拍的题材很广,但给人的感觉是“乱”,看不出什么思想。孙子还拿着一些照片指出了他拍摄的毛病。 被孙子“痛批”后,关廷元决定去学习摄影技巧。由于年纪大了,看书也不方便,他便到老年大学报名参加了学习班。一个学期下来,他的摄影技术进步了不少。


从老年大学毕业后,关廷元再次蹬上自己的三轮车上街。他发现,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市区北区、西区建设日新月异,园林绿化、小游园建设突飞猛进。“我蹬着三轮车一天跑十几公里是常事儿。”关廷元说,他还发现园林工人整理起花木那种样子,就像呵护可爱的孩子。


“退休前,我从事办公室工作多年,管理过单位的花草树木。”关廷元说,正因为此,他渐渐地把拍摄的重点放在了城市绿化和园林工人身上。


【八旬老人为园林建设提建议】


不知不觉中,关廷元老人已经拍摄出上千张园林照片,并存入电脑。感觉拍得不错的,他还到照相馆将照片冲洗出来。他说,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琢磨拍摄技巧。


“你们看我拍摄的照片怎么样?”当天上午9时许,记者在市“四城联创”指挥部见到关廷元老人时,他正拿着自己拍摄的照片让工作人员看。记者看到,他的照片大多是现场抓拍的,还有不少是园林工人小心呵护花木的。大家感到他拍摄时非常用心。


“如今,我市正在向国家级园林城市迈进,搞好园林绿化是每一位市民的责任。生活在风景如画的园林城市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心情舒畅……”这是关廷元老人在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建议书中写的话。他告诉记者,这次他来市“四城联创”指挥部,除了要让大家看自己拍摄的照片外,更重要的是提一些建议。


记者看到,他在建议书上说,我市的天中广场、世纪广场、贸易广场、杨靖宇广场等,都各有特色。近段时间,他多次到杨靖宇广场,发现改造后的广场确实很漂亮。他还发现广场内有很多地方可以用来种植花草。他希望杨靖宇广场多种植一些牡丹、月季、玫瑰、桂花、广玉兰等,让杨靖宇广场四季有花,真正成为百花盛开的地方。


他还说,市中山街、风光路等路段,一些商户随意破坏行道树,将旧物挂到树上、将树皮剥掉等。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大家的爱树、护树意识。 “老人提出的建议和对园林绿化的支持,让我们感动。我们一定会考虑老人的意见,共同为我市的绿化建设贡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