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佩华:办花艺学校,交流过国内外花艺

2011/11/11 8:56:50

时值深秋,记者走进北京佩华花艺学院。教室里,副院长高炎发正在讲授办学以来的第二十一期基础课程,看着学员们聚精汇神地听讲,站在教室外葡萄架下的院长周佩华对记者回忆起了当年建校的情景……

花艺基础薄弱佩华应运而生

十年前的冬天,担任澳门总督府厅堂装饰及国宴级晚会会场花艺设计、在澳门花艺界享有盛誉的周佩华,来到北京中山公园东门的这个小院,看到院正中的葡萄架已经干枯,于是问陪同的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这葡萄架有生命吗?”那人回答:“这是棵已经有百年历史的藤架,每到夏天就会果实累累。”当时,周佩华就坚定了在这里办花艺学校的信心,她相信,学校也会有累累硕果。

来上课的不仅有刚入门的花艺新手和花艺爱好者,也不乏从业多年的花店老板,他们在工作多年后发现,基础知识薄弱已经影响到了事业的发展。周佩华说,基础知识不是靠看书就能学懂的,需要立体的造型呈现出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掌握。一些花艺师的作品的确很漂亮,但一参加专业比赛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拿不到好成绩的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的欠缺,特别是花艺作品的造型比例等方面,通过阶段性的学习,可以大大提升花艺师的创作水平。

佩华一开始在专业花艺设计基础课程中,就包含了基础造型与设计原理。这是西式花艺设计必修课,内容为传统西式花形设计及造型变化设计,为花艺设计人员提供造型基础、设计概念及设计原理。

汇聚国际大师促进内外交流

佩华不仅是一家花艺学院,还是一个国内外花艺交流的舞台。

周佩华介绍,多年来,享有架构之父美誉的德国花艺大师葛雷欧·洛许,定期来到中国,为东西方的花艺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虽然课程价格不菲,国内仍有很多花艺师前来学习,并在实践工作中得以运用。还有来自德国的珠宝花艺设计师沃莉、瑞典的杰出花艺师本杰明等,都对中国花艺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说到这里,高炎发在一旁补充说,在东、西方花艺的结合中,也能相互借鉴。据了解,有些国外花艺大师现在也开始使用剑山取代花泥,不仅方便,还很环保。这就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结果。

十载春华秋实师生情深意浓

到今天,佩华师范班已经培养出近二百人,目前都活跃在业内,并为全国各地的花艺教学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