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萧山花木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8届,累计销售额超过25亿元,有效地促进了萧山花木产业的转型升级。记者丁力摄
作为萧山农业的优势特色产业,萧山花卉苗木业已经辉煌了30来年,花卉苗木已成为萧山都市型现代农业新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是萧山农业的一张“金名片”。
2011年全区花木种植面积达18万亩,实现生产产值22亿元、销售收入21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33%和40%,增幅之大为近20年之最。
今年虽然辉煌依旧,但这光芒开始慢慢变得有点黯淡。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形势下滑,房地产行业的萎缩,花卉苗木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记者房臣波杨颖
作为萧山农业的优势特色产业,萧山花卉苗木业已经辉煌了30年,花卉苗木已成为萧山都市型现代农业新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是萧山农业的一张“金名片”。
2011年全区花木种植面积达18万亩,实现生产产值22亿元、销售收入21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33%和40%,增幅之大为近二十年之最。
今年虽然辉煌依旧,但这光芒开始慢慢变得有点黯淡。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形势下滑,房地产行业的萎缩,花卉苗木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让萧山花卉苗木业倍感压力的,还有全国各地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的苗木基地。据不完全统计,仅获得首批“中国花木之乡”称号的城市或地区就有59个,其后,陆续有新的城市或地区获评。如今的市场竞争,早已不单单是数量或质量的竞争,而是产业化、标准化、差异化甚至是市场意识、现代农业花木技术的竞争。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当前萧山花木业还占据着全国市场的领先地位,但要继续领跑下去,还需作出更大转变。
花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
花木业是我区农业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全区现有300多个村(占90%)、500多家企业、3万多农户、6万多人从事花卉苗木的生产、经营、销售、园林工程及与之相关的产业服务。
综合来说,我区在综合经济效益、科技含量、市场影响力以及产业链完整度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
去年我区花木产业链实现产值100余亿元,综合指标名列全国前列,在种植环节,2011年全区实现花木总产值22亿元,销售收入21亿元,连续15年保持产销两旺;在园林施工环节,2011年我区园林公司承接园林绿化工程总计达50亿元,工程遍布全国;在市场销售环节,以浙江(中国)花木城为龙头,全区花卉苗木市场交易额实现20亿元,市场内汇聚了全国16个省(市)的花木企业,总摊位2000多个。此外,全区花木服务和物流等实现产值8亿元。
近年来,我区花卉苗木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已形成从种苗研发、苗木生产到市场流通、从园林设计、工程施工到绿化养护的完整产业链,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木集散中心。
高土地成本影响小苗质量
一直以来,以花灌木为主体的小苗种植是萧山花木业的金字招牌,然而近来,却出现了小苗质量下滑的趋势。
区林业局副局长施海勇分析,这主要是因为种植户单单追求种植密度和数量,而忽视了质量。他举了一个例子,假如一个种植户将小苗的种植密度提高一倍,那么在一样的价格条件下,收益就会增加一倍,然而,不顾自然规律种植出的苗木,叶少枝弱,难具市场竞争力,即便最终能卖出去,价格也不高。如果长此以往,萧山花木业的整体形象将会大打折扣,多年形成的好口碑、金招牌,就会逐步褪色。
全国十大苗木经纪人陈纪来告诉我们,萧山花木业的土地成本在每亩1500元-1800元之间,相对较高,而且当前土地用地紧张。与之相对应的一个现象是,许多苗圃存在套种的现象,上有乔木、中有灌木、下有地被植物,这样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成本,但一定程度上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比如采光、养分和空气流通等不合理的套种影响使苗木质量下降。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或者在数量和质量之间寻找一个效益最大化的平衡点,这是苗农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在位于所前镇的杭州蓝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立体化苗圃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乔木、小乔、灌木长势喜人。从事了几十年花木业的王云岳总经理可谓是业内的行家里手,他说:“公司十分重视农业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无论在哪个环节,都要有技术含量在里面,夏天最热的时候,喷灌一开,只需要1.5-2个小时就能把1500亩的土地灌溉一遍。立体化套种,也是要讲究科学的,盲目胡搭乱种只能事与愿违。”工作人员小徐也告诉记者,在蓝海基地里,有很多栽植技术是王总自己摸索出来的,“我虽然是农林专业科班出身,但几年的大学课程和王总几十年的从业经历比起来,相差甚远。他不仅有经验,还很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看来,立体套种未必和质量下降划等号,具体还要看套种的方式方法,如果一味盲目地密植,花木质量就很难保证了。
盲目跟风,小灌木价格暴跌
时至5月,繁花似锦,然而作为萧山的“金名片”中的花灌木却遭遇了严峻挑战。与去年同期相比,花灌木价格大幅下滑,趋势明显,我区花木这一特色产品在销售的黄金季遭遇“倒春寒”。
陈纪来说:“去年花灌木的价格基本是天天都在涨,今年正好相反,价格一天比一天低。”
花灌木是我区花木产业的拳头产品,花灌木价格如此波动不禁让花木市场翻山倒海。浙江钱江花木城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海红表示,今年花木城的成交量与去年同期差很多,这主要是受制于总体经济形势,尤其是房地产不景气,导致市场需求下降,而同时苗农尝到了去年花灌木“黄金年”的甜头后一哄而上,导致市场饱和,价格一跌再跌。
普通的苗农,对行业、市场的信息上的了解不及时,育苗上有跟风的习惯,去年种什么赚钱,来年就一哄而上。比如去年红叶石楠红遍大江南北,销路红火,而到了今年,北到山东、南到福建、西至四川,全是红叶石楠,市场饱和,需求量下降,价格从去年最高1.3元一下子跌倒了现在的0.3元,由于对全国市场把握不准以及信息滞后,跟风种植的苗农只有贱卖,损失惨重。
施海勇说,在花木种植中,市场意识很重要,品种合理选择和搭配很关键。有很多成功的苗木企业,他们并不一味跟风,而是善于洞察市场先机、考虑长远、严把质量,这样他们面对波动的市场形势就占有了更大的主动权。
从事了28年花木业的陈纪来见惯了市场的大风大浪,但面对今年的销售形势,他还是皱起了眉头。他说,去年花灌木价格高,供不应求,销售户自然也感觉很俏,前来买苗的客商要求带土,他们就不愿意卖,而今年不一样了,价格低了不说,只要能卖出去,对于带土的要求销售户是满口答应。因为花灌木生长周期短,要是上半年卖不出去,下半年就无法腾出地种新苗。
“市场波动让苗农们忧心忡忡,现在每天凌晨1、2点钟就有苗农到花木城在排队摆苗木样品了,这在去年花灌木销售的黄金年,是很少出现的现象。”陈纪来告诉我们。
据了解,3月、4月是花木销售的旺季,由于今年经济形势不好,加之这两个月萧山阴雨天较多,不利于土球形成,影响了成交量。4月中旬,随着天气转好,花木城总经理尹海红预计成交量会出现一个小高峰。“小高峰是出现了,但只持续了几天,与去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他说,像金森女贞、红叶石楠等在我区有大面积种植的苗木降幅最明显,信息不对称,导致供大于求,可害苦了苗农。
陈纪来举了几个例子,红花继木去年一棵5.4元,今年只有3元,还要看买家的脸色;红叶石楠,去年1.4元、1.5元的样子,今年只有0.28元;去年一棵金森女贞能卖1元多,今年只能卖到0.18元,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苗农基本上是在做赔本买卖。
乔木价格持续坚挺转换思路资金是个“拦路虎”
就在种植花灌木的苗农愁眉不展的时候,乔木价格却一路见涨。尹海红说,乔木价格一直很稳,原本以为去年价格是最高点,没想到今年比去年还要高,像樱花、红枫、红叶李、西湖海棠这样的乔木,价格一直很好。陈纪来也说,茶花、桂花、海棠这类乔木几乎是天天在涨,现在一棵5公分粗的西湖海棠能卖到85-90元,利润空间很大。
这几天,杭州蓝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1500亩的苗木基地里又热闹了起来,这倒不是因为销售红火,而是公司又从外地引进了一批大型香樟,巨大的香樟树被包裹地严严实实,正在或已经在“蓝海”扎根。与其他苗圃相比,“蓝海”有点不同,公司主营大苗。总经理王云岳说,做苗木这一行,要具备三个条件方能成功:首先,你要喜欢这一行,怀有充足的热情来做;其次,眼光要长远,做好规划,有的树,在从欠发达地区收购进来只有1.5万元,而悉心培育4年,能变成10来万元,这样的回报是公司发展的动力;最后是要有充足
相关信息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