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童玉梅是个大忙人,周末,算好该到她下班回家工夫,记者早早赶到她家门口。
午时12:45,童玉梅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手里拎着一大兜馒头。
“上午镇上开会,下午还要去看村里新修的路,都没工夫着家了。喏,这就是我的午饭。”童玉梅扬扬手里的馒头,笑了。
就是这个矮小乌黑的回族妇女,率领泾源县最穷的村子变成了富裕村,并开拓了泾源人致富的新路子。
宁夏泾源县香水镇下寺村有380口人。10多年前,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480元,大部分村民要靠吃救援粮过活。
村里土地多是青沙土,秋天极易发生霜冻,冬天又不保墒,种粮食基本靠不住。如何才能在这片瘠薄的地盘上发现“金矿”?童玉梅不断思谋着。1990年,凭着在六盘山林业局打工的经历,童玉梅试种了一亩半落叶松。没想到,这一亩多树苗就卖了2000多元。用卖苗木赚来的钱,她盖了5间房子,买了全村第一台大彩电,成了村里的致富先进户。
第一次实验成功,童玉梅有了自己的主意:与其在荒瘠的地盘上种粮,不如开展苗木财产。1996年,已有20年党龄的童玉梅让大学毕业的大儿子帮着起草了一份报告,表明要率领村民栽种苗木致富的愿望。
听了童玉梅的主意后,人人没有料想中的那么兴奋,摇着头给童玉梅泼凉水:“咱这里祖祖辈辈都是种粮,历来没听说田里要种树!”“种树能当粮食吃吗?”
童玉梅要用行动让大家信服。她无偿赠送给贫困户马保平5000棵云杉苗,3年后,又带着马保平将出圃苗卖到银川。现在马保平家每年靠苗木收入都有1万元。尔后,童玉梅又把1万多元的树苗赊给村民,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