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林业,因为敬重自然。致力于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全方位诠释“林以载道,木以厚生”。融通文武之道,播撒旷世浓绿,让传承传统文化与践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从率先投资中国林业,到发展成中国林业产业最大规模的外资运营商之一,他仅仅用了16年时间……
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生态动漫作品正在全国火热征集中。3月18日,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德源杯”全国绿色生态动漫作品展在京正式拉开帷幕,陈德源——一个在业内等同于“绿色”的名字也随着对这一活动的冠名而广为人知。
自12岁习武至今、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深深偏好的陈德源,曾是香港《信报》有名的专栏作家。如今在业内,陈德源的名字远没有他的“嘉汉林业”知名度高。加拿大嘉汉林业国际有限公司,这个目前北半球最大的私人林业运营商之一,早在16年前就掀起了中国社会资本投资林业的浪潮。(你知道虎皮兰的养殖方法吗?)
这样一位底蕴深厚的文商、哲商,和林业以及林业产业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投资植树造林
从“傻瓜”到智者
1993年底,广东省河源市的一片荒地迎来一位香港人。
那时谁也没想到,正是这个人给那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头发稀少的香港商人后来却将这一片荒地变得郁郁葱葱。
陈德源回忆说,那时他刚刚经历一场生意上的惨败,然而这次出行却让他的人生有了新的航向。困境中的他到底在这荒地上看到了什么希望?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掀起了创业浪潮,有很多商人投资兴业,进军人造板、地板等林业中下游加工产业,中国的林产工业开始蓬勃发展。几乎与此同时,中国大地上也掀起了一轮灭荒造林、绿化国土的热潮,而广东正是当时全国的示范区域。当时,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曾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荒山荒地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允许拍卖宜林荒山、荒地、荒坡、荒沟、荒滩的使用权……允许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引进外资合作开发宜林荒山荒地,发展林业……”
即便如此,受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民营资本进入林业产业链的最上游——拓荒营林还是少之又少,而外资更是绝无仅有。
1994年,陈德源在河源市林业局的协助下,承包了当地的一片荒山,他要在这里种植速生丰产林。陈德源的这个决定在当时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很多人觉得这是傻瓜做的事儿,一看就知道是赔本的买卖。”陈德源说,尽管当时压力很大,但他仍坚持认为,中国林产工业的发展会带动用材林的需求,速生丰产林产业必将有大作为。河源之行,陈德源看到了中国现代林业的海阔天空。
1994年,陈德源在朋友的支持下,在加拿大注册成立了嘉汉林业国际有限公司,并于1995年在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1996年,随着嘉汉的第一棵树苗在河源入土,陈德源的建绿大业也正式在中国扎根。16年来,嘉汉在广东、广西、江西、江苏等地的营林面积已有20多万公顷。嘉汉已成为一家集林业科研、造林、林产品加工和贸易等整合多种林业资源的国际化林业集团公司。
如今回望陈德源当初的决定,不会再有人说他是傻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