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南阳新区新店乡境内,无论是在高速公路上飞驰,还是经过城镇主要交通干道、穿梭于田间路网,总能看到全乡干部群众挖坑、植树的忙碌身影。
今年年初,新店乡以环城高速绿化工作为抓手,创新机制,改变思路,通过土地流转,将环城高速两侧土地流转给苗木种植大户,大力发展苗木产业,将其打造成新店乡的支柱产业。利用花木造景——将苗圃变身为高速公路绿化带,实现了群众受益、公司得利、政府有绿、基地大发展的四赢局面。
政府:实现四赢
在记者的印象中,环城高速两侧的绿化树种大多是杨树,而且以树苗为主,成林的绿化带要么不连片、要么面积小。新店乡乡长海本立告诉记者,往年的绿化工作,新店乡也以在大田作物中套种杨树为主,可到了收麦季节,大型收割机在地里作业,一不小心就将还未成材的树苗碰断,次年还要重新栽种。
今年年初,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高速绿化工作新要求,环城高速和许平南高速新店境内全长共计15公里,绿化总任务2110.7亩,其中,环城高速需规划完成1554.7亩,许平南高速需补植完善提高556亩。时间紧,任务重。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良策,将绿化工作作为一项可持续产业长期发展,并取得政府、农户双丰收的局面?新店乡为此探索着。
把工作干成事业,借任务发展产业——新区党工委委员、新店乡党委书记周大鹏提出这一想法后,乡领导班子成员眼前一亮。
此时,另一种声音也出现了。新店乡大部分群众习惯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苗木种植是个新事物,资金从哪儿来,技术从哪儿学,又由谁来联系销路?
通过班子会议研究,大家一致认为采取政府主导、大户承包、农户参与的方式比较合适,将土地流转给有经验的苗木种植户,打造苗木种植示范点,通过示范点带动广大农户参与,共同受益。思路明确,重在落实。乡领导先后两次带领村组干部及党员、群众代表到周边的贾宋、云阳、柳河、博望等地考察学习,乡、村、组三级联动,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宣传动员,鼓励干部带头做好绿化工作。目前,十多名乡、村干部承包苗圃600多亩。
海本立告诉记者,通过土地流转,从农户手中按照每亩1000斤小麦的标准进行土地“返租”,租期10~20年,奠定了政府的造林用地主导地位。土地统一流转给政府后,再通过政府流转给有资质的绿化公司和种植大户,由大户对绿化用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专业队伍栽植、统一技术指导,确保了造林工程的质量。
“返租倒包”机制实现了土地使用权由散户到造林大户的转移,有效破解了绿化用地的难题,达到了群众受益、公司得利、政府有绿、基地大发展的四赢效果。
大户:安心种植
一边组织灌溉,一边督促种植,惠庄村的环城绿化带内,李卫东忙得不可开交,见记者来访,他还没来得及将脚下的泥土清理干净就向记者走来。李卫东告诉记者,这几天他一直在地里忙,已经很多天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
李卫东是这一段绿化带的种树大户,承包了100亩土地。新店乡以乡民营企业促进会、新闻媒体等为载体,广泛宣传动员,招引企业入驻。如今,像李卫东这样的种植大户,在新店乡已经有11家。
李卫东有多年种植苗木的经验,得知乡里的绿化好形势后,他决定回家大干一场。桂花、香樟、塔柏、玉兰、红叶石楠……李卫东的苗圃绿化品种很丰富,苗木生长周期长短搭配。“除了土地流转不用咱自己操心,乡里还有奖补政策,并承诺助销苗木。”李卫东说,“一颗小桂花苗5块钱,加上人工费和维护费共7块钱,出苗圃的时间大约在两年以上,加上人工费用,利润大约在15块钱左右。土地流转费用每亩1000斤小麦,折价将近1200元。加上政府的各项奖励,每亩地再出不到600元就可以了。生长周期长的苗木,可以依市场行情随时出售;周期短的苗木更利于资金循环流动,形成周期性循环种植。”
今年,根据市政府对各乡镇街道高速绿化三次核查验收的结果,高速绿化造林合格面积在90%以上的乡镇街道将受到通报表扬,按合格面积每亩奖补不低于650元。同时,验收结果第一名奖励5万元,第二名奖励3万元,最后一名、不达标的罚款3万元。南阳新区对完成任务前三名的分别奖励2万元,4至7名分别奖励1万元。
农民:坐等收钱
行走在新店乡,每到一个苗圃基地,就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妇女、老人在基地内挖坑、除草(如图,王涵摄),他们边干活边唠嗑,有说有笑,场面甚是温馨。这些村民多数是将自己的地流转给大户后,又被大户聘用在苗圃基地从事苗木管护工作。
“俺家的地流转给了苗木种植大户,但我还能在自己的地里打工,旱涝保收,过了年以后,我干了大约一个月,每天能收入七八十块钱。”新店村村民陈广霞高兴地说。
还是这些干了半辈子的农活,还是自家的那块地,但陈广霞却干得格外轻松、自在。不用买农资,不用担心天公不作美,不用怕收成不好,赚的钱却比以前多。海本立告诉记者,自从乡里开始发展苗木产业后,不少村民都将自家的田地租给苗木公司,收取土地流转金之外,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劳动力,解除了外出务工村民的后顾之忧,同时,不方便外出就业的妇女、老人也可以到家门口的苗木公司务工,成为不离土、不离乡的农业“产业工人”。
按照村民的说法,“以前,靠着自家一亩三分地,一年忙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土地流转给苗木公司后,单是土地流转金就比自己辛辛苦苦种地效益高。如果再算上打工挣的钱,就更多了”。
海本立说,新店乡由此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下一步,乡里将成立苗木专业合作社,扩大土地流转面积,吸引种植大户加入,并组建经纪人队伍,抱团闯市场,进一步将苗木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