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花木的发展史

2013/6/6 9:41:37

新街花木有着40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改革开放,其作为萧山区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势产业而绽放光彩,成为萧山农业的一张金名片。然而,辉煌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无数奋斗所成就。萧山新街镇花卉协会副秘书长陈云昌在为新街花木服务的22年岁月里,与新街花木共同成长。此行,中国三农网园林花草项目组来到萧山新街镇,听陈云昌讲述新街花木背后的故事,分享其对花木行业的真知灼见。


  历经沉浮再出发


  新街花木40多年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陈云昌指出期间的起起落落即是挑战也是机遇。“60-70年代,新街当时还是一片茫茫钱塘江,迁移过来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开荒种地仍然食不果腹。于是一些农民就前往上海、杭州等地谋生,由于不懂机器操作,他们就选择从事园林绿化的护理工作。当时有师傅给了农民一些扦插梧桐,农民就边打工边利用自留地扦插水杉、梧桐,通过做这样的活儿来赚钱。”陈云昌指出,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农民们扦插的苗子在60年代初有了市场,并开始销往江浙等地。


  所谓万事开头难,在花木刚有发展的势头之时,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却使新街花木的发展进入萧条期。据陈云昌介绍,当时有句话这么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政府提倡种粮种棉,于是对新街农民所种植的水杉、梧桐等花木采取拔除清理的手段,使新街花木的发展陷入困境。


  不过,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又让新街苗农燃起希望。当时新街农民意识到花木市场尚有市场,并凭借着60年代初积累的经验,又轰轰烈烈地搞起了花木种植。据陈云昌介绍,当时政府的政策是“户户种花木,家家办苗圃,村村有苗场”,新街花木品种开始往多样化发展,从原来仅有的两个品种增加到乔木、灌木、花木等20多个品类。产业的兴旺带动了农民致富:“新街千元户、万元户的出现可见花木对农民带来的巨大收益成效。而新街花木的广告在1983年出现于中国航空的日历上,这是相当难得的事。而随着1984年一场全国性花木展销会的举办,新街花木的发展到达顶峰。”陈云昌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