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产业的长期发展方向--节水耐旱

2009/2/21 17:05:50

去冬今春,在过去3个月的时间里,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持续袭击了中国中部和北部15个省市区,8个冬麦主产区1.3亿亩耕地受灾,灾害程度之重令人担忧。一些旱区的林木种苗、绿化苗木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损害。各地林业部门纷纷采取了适当的抗旱措施,如节水灌溉,搭盖阴棚、遮阳网,抹芽除萌等。相比小麦等农作物,旱灾给苗木带来的损害要小得多,而且抗旱也相对容易得多,基本上是多浇几次水就可以了。但由此带来的育苗、种植苗木的用水、节水问题,却值得从事苗木行业的有关人士多加思考。

从小的方面来说,选取节水耐旱树种,运用合理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无论是对于国有苗圃还是私营苗圃,以及育苗户、苗农,都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一大有利措施。


从大的方面来说,水资源短缺是全球共识,“节约水资源”更是我国大力宣传的口号。各行各业都在提倡节约用水,大规模植树造林、城乡绿化美化也不例外。随着全民节水意识的不断增强,育苗地、苗圃地的生产管理是否能够节水,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成为检验苗圃是否合格的一个标准;园林绿化部门在选用绿化树种的时候,更有可能将节水耐旱型树种作为首选。节水耐旱是苗木产业长久的发展方向。


对于造林所用的林木种苗,各地林业部门一直都是选用耐旱树种的。不管是本土树种,还是引进树种,耐旱都是重要指标。近日,记者采访了河南、山东、安徽等几个省的林业种苗管理部门,对于这次旱灾,他们能做的就是利用各种灌溉设施,采取不同方式给苗木浇水、再浇水。但由此带来的人力、物力、电力等方面的损耗也不小。那么,旱情过后,我们的管理部门是否可在如何降低这方面的生产成本上再下些功夫呢?U型槽喷灌、滴灌及“浅蓄晒湿”等新技术已经在节水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科技发展无止境,我们还可以再研究更好的科学技术或方法,让节水更上一层楼。


对于大型私有苗圃而言,采用耐旱树种、用节水设施灌溉,从而保护水资源,不仅于国、于民有利,而且节约了人力、物力等生产管护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中小苗圃、个体育苗户和苗农来说,旱灾或许没带给他们多大影响,但他们也应该从中看到,种植耐旱树种是持久的、经济实用的发展方向。盲目跟风已经让许多苗农吃尽了苦头,如何理性地、稳步地发展,是他们已经在考虑的事情了。与追求流行品种相比,种植耐旱苗木的优势是长久的。


今年的旱情也许很快就会过去,但希望节水耐旱问题在苗木产业发展中能够被长期重视。因为种种迹象及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正变得越来越干旱。我们必须做到未雨绸缪,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