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卉业增加苗木产品促发展

2009/4/19 8:22:12

4月17日上午,第六届中国花卉产业高峰论坛主题沙龙举行。主题沙龙由《中国花卉园艺》杂志社总编白燕枫和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副主任刘青林主持,与会者就本次论坛主题自由发言,畅谈对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嘉宾:我是上海的,今天来开会的大多数是做园林苗木的,而我是做花卉的,我们公司是1993年成立的,是台资和新加坡合资的企业,主要生产花卉种苗,以蝴蝶兰为主,现在的年产量大概有2000万,大概有1000万出口到美国、欧洲和日本。


  今天讲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但是怎么应对这个危机?前面大家讲了很多宏观的东西,我就讲讲我们公司是怎么做的。由于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1月份到9月份我们的出口量下降了39%,金额方面的单价都下降了,因为我们确实是一个外向型企业,我跟大家说说我们是怎么做的。


  我们利用金融危机以后整个劳动力比较便宜,各方面成本比较低,我们公司利用这个机会在全国各地扩大销售点,因为我们本来有50%是出口,本来我们有4、5个点,今年准备扩大到10个销售点,因为现在成本比较低,建销售点无论从门面成本还是其他成本都比较低。第二在灌木方面我们公司也没有缩小,就是利用一些企业空闲的温室去生产,因为大家都知道花卉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当经济形势很好的时候、突然需要东西的时候连苗都买不到,所以我们把规模扩大了,另外还招聘了大批的工人,把质量提高,这样做到后起勃发。


  第二个做法是在产品结构上也进行了一些调整,我们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公司,因为是新加坡外资企业,是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所以我们以前做得非常专业,就做蝴蝶兰,在国内从规模来说还是比较大的一个公司,所以在品种多样化上面我们不走一条路,为什么今天来参加这个会,也想不只从花卉角度去考虑,我想我们可以在苗木这一块有一个商机,我们当然不会从事苗木生产,我们公司有500个规模的操作工,所以生产能力相当强,我们现在具备劳动力的生产能力能达到2000万株,但现在设备还没有满负荷生产,今天来参加这个会是想来听听大家的思想。


  第二,我们也希望在木本花卉、珍惜树种方面取得一点突破,植物里面有很多个体化的差异,比如无性繁殖植物茶油或者经济植物,所以大家如果有这个方面的需要可以跟我们公司联系,谢谢大家!


  刘青林:一个品种的选择确实非常重要,还是要提前抓住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