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产业已成为惠民县真正的“惠民”产业

2011/4/21 9:47:08

眼下,山东省惠民县苗木交易市场格外繁忙,挂着河北、北京、天津等地牌照的大型货车,满载着一车车的苗木运往各地。


据惠民县林业局副局长韩云侠介绍,惠民县林业育苗面积已达3万多亩,有白蜡、国槐、法桐、金丝柳等50多个品种,苗木每亩年收入2000元以上,最高达8000元,年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新亮点。


苗木产业已成为惠民县真正的“惠民”产业。


基地渐成规模


苗木异军突起


惠民县林业育苗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借助短枝红富士苹果的发展热,部分农户开始繁育苹果苗并收入颇丰。但后来由于对苗木市场认识不足,加上繁育品种单一老化,育苗户曾一度因育出的苗木无人买,只能挥泪当柴烧掉。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到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绿化苗木再呈热销之势。惠民县皂户李乡等地一些有头脑、有远见的农民瞅准这一商机,利用育苗技术经验,重操旧业,开始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繁育国槐、白蜡、杨树等绿化苗木,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看到育苗的巨大潜力,一些大育苗户和工商户开始租赁土地,办起了苗木繁育圃。前找李村村民李红辉就是首批承包土地育苗的大户。他承包70亩土地繁育白蜡等苗木,年收入35万元以上。


大户的成功,带动周围村的农民也尝试育苗。育苗大户既向新育苗户提供种苗,又传授技术,还帮助联系销路,使得全县苗木面积迅速扩大,苗木产业异军突起,林业育苗专业村达到10多个。


前找李村是有名的育苗专业村,这个村97%以上的土地全部是苗木,农民都发了苗木财。


协会推波助澜


引领农民致富


育苗基地大发展之后,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多数育苗基地为农民一家一户独立经营,缺乏统一组织和信息交流,信息闭塞、恶意竞争和坑害客商等问题时有发生,一度严重影响了惠民县苗木的信誉。


面对苗木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惠民苗木产业走向何方,成为当地政府关注的焦点。


2002年,在县林业和民政等部门的支持下,惠民县苗木协会应运而生。正是这个由农民自发组织、不断自我完善的协会“小杠杆”,撬动了全县苗木发展的大市场,促进了苗木产业的健康发展。


协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苗木生产经营者,让全县的苗木在市场上形成了合力。育苗前,协会针对市场信息,及时向育苗户提出繁育建议。管理期,协会通过邀请专家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向育苗户传授先进管理技术。销售前,协会为会员印发苗木销售参考价格表,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协会在帮苗农卖苗时,收取成交额的3%-10%为服务费,主要用于统一对外宣传、代表苗农参加各种展会、举办苗木信息交流活动、在各种媒体上发布广告等。


协会优先销售会员繁育的苗木,苗木销售有了保证。入会会员只需繁育出苗木,销售由协会负责,形成了“协会+基地+农户”的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带动了全县林业育苗基地的大发展。


与此同时,协会还组织会员到天津、河北及本省的潍坊、东营、济南等地进行苗木嫁接等方面的交流和技术输出活动,不仅开阔了视野,每名会员每年还可增收2500余元。


目前,协会已发展会员5800人,先后被评为“省民间组织信息网先进单位”、“省百强农村经济协会”和“中国先进农村经济协会”。


政府搭建平台


经纪人闹火市场


为提高惠民县苗木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作为县苗木主产区的皂户李乡政府积极搭建苗木交易平台,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山东省北部地区最大绿化苗木集散地——鲁北苗木市场。市场占地面积80亩,建设欧式风格的商铺6500平方米,苗木展示区8800平方米。


市场的建设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苗木种植户的利益,促进了苗木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运营。


随着苗木产业的大发展,该县苗木经纪人队伍足迹遍及全国各地。他们把惠民的苗木买到了全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济南全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用苗,都有惠民的印记。


苗木经纪人在将惠民苗木推向全国市场的同时,又将全国各地的苗木新品种、新技术等带回惠民,成为提升惠民苗木产业档次的助推器,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局面。


据皂户李乡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全乡仅注册的苗木销售公司就有80多家,专门从事苗木经纪的专业人员1600余人。


苗木产业的发展壮大,辐射带动力也充分显现。仅皂户李乡就有近500余名常年外出务工人员,选择了回家乡从事与苗木有关的工作,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苗木老产业催生出了新的就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