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徐州花木产业火起来

2008/3/24 9:24:01

近年来,我市花木产业迅速发展,初步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高效农业的后起之秀。3月14日,市农业局专家、高级农艺师李全胜在接受采访时提出,当前,应该乘势而上,建立花木龙头大市场,让徐州花木产业红遍国内外。


  


  发展花木产业得天独厚


  


  徐州温度高于北方,光照好过南方,兼有南北气候的显著特征,适宜南北多品种花木生长,因此,在徐州发展花木产业得天独厚,前景广阔。近几年来,我市越来越多的镇村利用这一优越条件,发展花木产业,初见成效。


  据统计,目前全市114个镇中,已有78个镇种植花卉苗木。“十五”以来,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由23万亩发展到33万亩,每年增加2万亩,形成了鲜切花、盆花盆景、观赏苗木、绿化苗木四大主要产品。尤其是盆花盆景中的红掌、冬红果、银杏,在省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我市还形成市区环城鲜切花、盆景区域,新沂205国道花卉、观赏苗木区域,邳州310国道银杏盆景、银杏苗木区域,大沙河沿岸观果、多肉类花卉区域。全市拥有一定规模花卉营销公司40多家,经纪人600多人,其中种植200亩以上的大户19户。去年,全市花卉苗木面积达33万亩,亩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实现效益20亿元以上。


  


  好花木渴望大市场


  


  与徐州蓬勃发展的花木生产相比,花木市场建设相对滞后。市区故黄河花木市场已拆除掉,目前最大的是花卉奇石市场,但规模小、功能不全,其他一些交易场所被挤在了马路边,且交易方式原始,市场的集散功能、信息引导功能、调节余缺与价格调节功能都没有形成。


  徐州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兼有南北气候的显著特征,是南花北引、北花南繁的理想驯化地和中转站。正因此,在徐州建设大规模的花木专业市场,不仅能销售当地花木,而且能形成全国花卉苗木集散地,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花木大市场的建立,还可以带动相关服务业、加工业的发展,安置待业人员,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