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葡萄 让孙洪年走上致富路

2008/7/4 23:29:26

曾经获得过桐乡市第三、第四届果品评比葡萄组一等奖的屠甸镇万星村葡萄种植户孙洪年,算的上是屠甸镇水果种植户的老大哥。


    1985年,孙洪年在看报时,报上的一则葡萄引种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当时全家一年的收入不足两千元,而一斤葡萄的价格却有2—3元。相比之下,老孙毅然决定,在自家承包的责任田地里种植葡萄。经过多方的咨询和考察,老孙到杭州引进了当时本地十分少见的巨峰葡萄。今天,当记者在老孙三层楼的小别墅里采访他时,仍可以看出老孙对当年下决策时的果断感。然而,种植葡萄要比想向当中难得多。一次,老孙引进一种叫“红富士”的新品种,开花期和结果期都很好,老孙想这下肯定能买个好价钱,但万万没有想到,这品种葡萄怕碰,一碰就脱落了,拿到市场上只能买散颗,而没有成串的了。这样一来,损失就不言而知了。吸取这次教训后,孙洪年在选择品种上更加小心了,但在选好种的同时,管理是关键。葡萄的管理要把好施肥关,他说,每年一到葡萄成熟的季节,四面八方的客户来到他这儿买水果。之所以他生产出的葡萄比人家的抢手、回头客多的原因就是多施有机肥,每年他总千方百计的到养殖大户那儿运来鸡粪和鸭粪,施足有机肥。



    “最主要就是缺技术,当时种植葡萄户很少,许多经验要靠自己一点点的摸索。不象现在碰到难题可以打电话问专家或上网查找。”老孙用这样话来概括自己种植葡萄的前期。为了克服技术上的难关,并与种植大户多交流,老孙参加了市里果树协会,每月与同行们交流经验。当记者问起他种植葡萄如此辛苦,想不想改行时,老孙一脸的严肃,他说,虽然辛苦,但看这自己栽培的葡萄一天天的成熟,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满足感。望这葡萄架上一串串还青涩的葡萄,孙洪年深有感触的说,我家的新房、家用电器不都有这颗颗小葡萄的功劳吗!今年,老孙又在7亩多的葡萄藤上搭起了顶棚,提高座果率,亩产量将达到2800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