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连续晴天高温
应对:四种技术保花喝饱
此种情况花易打蔫焦边。
这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花卉打蔫、焦边的原因是失水,只要把灌溉做好就行了。
工作人员使用了微灌、喷灌、滴灌和渗灌四种技术,而且不到一米布一个喷头。另外,专门安排了一组20人每天不停巡视。
另外还有3组负责寻找灌溉死角,直接用水灌浇。
天气:大风
应对:花坛骨架抗10级风
在设计搭建的时候,要求所有的立体骨架都要能抗瞬时十级风,山体的大型植物要跟山体骨架绑好。
不过,北京这个时期的风基本没有超过十级的。
天气:冰雹
应对:花受损后立即更换
冰雹对花坛的损害最大,只能等它下完了,再善后。
据估算,冰雹导致花坛受损30%左右,我们自己的花卉储备就可以补上,并在一天到两天恢复景观;受损50%左右,修复时间要4天到5天;若受损70%以上,修复时间大概是一周。
特写
“不能让一朵花打蔫”
花坛养护员孙华阳每日手插进泥土探测湿度
蹲下去,把手指插到花丛中,探测泥土干湿,这样的动作,天安门花坛养护员孙华阳每天要重复几十次。孙华阳说,“不能让一朵花儿打蔫。”
发现杂草连根拔出
虽然使用了自动灌溉,但孙华阳还要一圈一圈地绕着花坛转,查看是否有死角。
“不能等花儿打蔫了再补救。”孙华阳说,花坛的花摆放太密,他需要把手指插到泥土里探测湿度。如果发现有杂草,他也会连根拔出。
爬进脚手架调浇水管
与地栽花相比,摆放在山体上的花木,养护更困难。
孙华阳都要支着耳朵在旁边听,如果听见了滴水声,那就是灌溉系统出问题了,因为浇水是直接把水管插在土壤中,正常情况是不会出声的,除非是水给得太急了,把水管顶出来了。
发现问题后,孙华阳就要从盆栽植物之间的缝隙里爬进去,挨个察看。
追访
天安门花坛将摆残奥会徽
换花将在白天进行;花坛连摆4个月史无前例
本报讯(记者林文龙)摆花必须在白天,因为晚上无法进行颜色搭配,所以奥运会结束后,天安门广场花坛进行大规模换花时,游客可以看见施工景象。
奥运结束后,残奥会开幕前,天安门广场花坛将大规模换花,“与奥运会期间的花坛相比,残奥会的花坛有比较大的变化。”花木公司工程部部长商岩介绍,首先是中心花坛的主景将更换为残奥会会徽。其次,东侧花坛北侧的奥运体育图标组合将更换为残奥会体育图标。
这次换花能否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完成呢?“一夜之间大变样是不可能的。”商岩说,因为这次换花的规模很大,预计更换花卉总量将达到30万盆左右。最重要的是,花坛摆花讲究颜色搭配,这是无法在夜间完成的任务。因此,这次换花肯定会在白天进行施工。
天安门广场花坛从7月5日夜间进场施工开始,经历奥运会、残奥会、国庆三个时期,花坛要一直延续到10月份,历时4个月的时间。这是1986年广场摆花以来,史无前例。
残奥会后,国庆节开始前,天安门广场花坛还将进行一次大规模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