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构建我市农村网络快车

2007/8/27 18:42:00

我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通过搭建“农信通”信息平台,设置农村“乡情网”,开通“一村一品”特色彩铃,开辟农技110、农业科技网页专栏、开展送科教电影下乡,构建起了农村网络快车,提高了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搭建“农信通”信息平台。充分整合信息资源,与移动、联通等通信运营商签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合作协议”,搭建“农信通”信息平台,通过语音、短信、网站三种服务方式,向广大农民提供包括政策法规、农业科技、价格行情、市场动态、供求信息、农业气象、劳务信息等11大类专业涉农信息。


  设置农村“乡情网”。今年率先在全省开通电信农村“乡情网”,全市各乡镇农民以行政村为单位加入该网,不仅可免费拨打同村所有村民电话,而且可拨打“村务信箱”,及时了解村务公开、农业科技、惠农政策、市场行情等信息。同时,为困难农民和五保老人免费安装免月租电话。目前,该市已有20余个行政村开通了“乡情网”,惠及农民近20000户。


  开通“一村一品”特色彩铃。结合新农村建设,及时提炼总结各村优势产品和产业,围绕“村村有品牌、村村有特色”目标,为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村开通展示本地特色产品的固定电话集团彩铃,统一展示对外形象,不断扩大特色村对外影响,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实现农村宽带全覆盖。截至目前,我市所有乡镇全部实现宽带覆盖,光缆建设总长度近2000公里,互联网用户达2万余户。上网查询、发布信息已成部分农民开展业务的重要渠道,万家、方塘等偏远乡镇的花卉苗木及水果产品均通过网络完成交易,全市利用信息化致富的科技示范大户达200多户。信息网络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