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清:沙地上圆了我的绿色梦

2008/10/14 9:31:38

人物简介
杨海清:男,57岁,中共党员,阜新市彰武县四合城乡王家村农民。在24年的时间里他共种下了1410亩草坪,种活了12万棵树,创造了沙漠上的奇迹,成为辽宁个体固沙造林的成功典范,被人称为“当代愚公”。1999年6月,被国家林业局评选为“全国优秀乡村护林员”;1999年6月,被省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1999年7月,被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5月,被省绿化委授予“省十大绿化标兵”称号。
上世纪70年代的彰武县四合城乡,根本看不到如此多的“绿”。在杨海清的记忆中,他的家乡是黄色的,没有草,没有树,也没有路,有的就是细细的黄沙。
那个年头,一到春天,就会刮起遮天蔽日的狂风,有时一夜之间,院子里的沙子就能没过窗台。由于周围没有几棵树,常年干旱,这里的粮食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肆虐的狂风夹杂着沙砾,将“穷帽子”严严实实地扣在村里人的头上。
虽然杨海清是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却有着一份改变家乡面貌、帮助村民致富的宏愿。植树造林、抵御风沙这个道理,村民们都知道,但要依靠农民来造林谈何容易,杨海清觉得自己应该带这个头。
改革开放犹如一场春风。1984年春,乡政府号召个人承包沙丘造林,杨海清第一个报了名,而且一包就是1000亩!家里人觉得他疯了,一无车,二无劳力,靠什么造林?最后逼得家里人把他锁在了屋子里。杨海清急得大叫:“这流沙坨子不治住,咱屯子80多户早晚得背井离乡!”
最后,家里人也没有拗过杨海清,他把家里的10头牛、3匹马和13只羊卖了1万块钱,又在农村信用联社贷了1万块钱,用2万元包下了当地沙化最严重的一个面积为1200亩的沙坨子。
沙坨子承包下来,杨海清就到当地的治沙研究所去求援,可治沙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明确地告诉他,他所承包的沙地根本就不能种树,只能种些草,并卖给了他一种名为“沙打旺”的草种。这种草在沙漠地区生命力相当强,它生长的速度要比沙漠的形成速度快上几倍。
捧在手中的草籽成了杨海清的希望,他透过草籽仿佛看到了孩子穿着新鞋走在树阴下的笑脸,杨海清开始编织起自己的“绿色梦”。
1985年,杨海清惊奇地发现,他承包的沙坨子已经被“沙打旺”完全固定了,再也没有往外扩展。“该能种树了吧!”杨海清在心里合计着。
治沙研究所的技术人员经过科学的研究,给杨海清制定了治沙方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清晨,在漫天的黄沙中,都能隐约看到4个人影走过,那是杨海清和他的3个孩子,他们每人都背着铁锹,夹着树苗。
因为常年种树的辛劳,杨海清患上了严重的坐骨神经痛和风湿。但是杨海清不愿意上医院,因为他怕花钱,用他的“计算方式”:“看病的钱又能种1000多棵树。”
为了买更多的树苗,杨海清把抽了几十年的烟给戒了。“用省下来的钱种树不是更好嘛。”接连3次的贷款和多年的存款总共10万元,他都无怨无悔地搭在了树苗上。
在杨海清的带动下,王家村家家户户种起了树,几年后,村里的地下水位提高了,有的农户种上了水稻。看到乡亲们的观念转变了,杨海清干得更来劲了。这些年,凡是造林过程中遇到硬骨头,他都主动请缨。
2002年,全国推行退耕还林工作,乡亲们的热情更高了,都抢着要种树。为了方便村民,杨海清建起了占地10亩的苗圃,让村民能用上合适的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