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林:农民种水草也能发家致富

2008/11/13 7:34:07

“流动的水、游动的鱼、生长的草。”这是现今水族箱市场的一大亮点。如今,火热的房地产市场,拉动了家装饰品消费,水族箱渐成一种时尚,成为人们购置家居的一大必置品。
杨雪林是东明县武胜桥乡来庄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今年35岁的他现任菏泽鑫源观赏水草开发基地经理。2001年5月,他筹资50多万元,征地35亩,建棚16个,创建了“鑫源观赏水草开发基地”,引进水草100多个品种,填补了我国北方观赏水草养殖的一项空白。2002年,他又投资近50万元,成立了“鑫磊精细化工责任有限公司”,以生产溶剂油为龙头,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0多万元,产品销往山东、河南及全国大部分省市和地区。目前,杨雪林在村里种植水草60多亩,单靠种植水草就让他成了富甲一方的能人,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一大批村民也种上水草,种植面积200余亩,成为江北第一大水草养殖基地。2004年他参加了山东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候选人推荐;今年年初由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主办,众多媒体支持的“首届百姓致富经验交流年会”在北京举行,杨雪林的创业新经验推介给了大家,大会规模盛况空前。
杨雪林原来在一家化工厂跑业务,一次出差,他看到一个客户办公室的鱼缸里养的水草非常漂亮,当他得知一棵小小的水草贵的就要几元钱甚至几十元钱时,他敏锐地捕捉到观赏鱼后面的商机,开始利用大棚种起了水族箱里面必备的水草。2000年春天,杨雪林在家乡建起了第一个大棚,从北京一家公园引进了比较容易繁殖的低档水草。当时在国内,水草行业刚刚起步,只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都市有专门的水草市场,至于养殖水草的专业户则屈指可数。杨雪林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他只有靠书本知识,然后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为了让水草长得又快又好,杨雪林可没少费心思。温度、湿度、肥料比例,少了哪一样都不行。刚开始,杨雪林直接用深井水浇灌,由于温度太低,水草被冷水一激都死了。后来,一位养花的大爷建议他像养花浇水一样,事先将井水放到一个水池中困一困,几天后才浇。杨雪林觉得有道理,尝试之后还真有效。刚开始的时候,水草生长很不理想,杨雪林用尽了各种方法,水草还是长得很慢。用的土就换了好多,什么沙土、淤土、莲花土、掺粪的土,什么土都试试,光买塑料盆就花了好几百元钱。特别是到了十月份,气温下降,水草就不能繁殖了。为了保证用来繁殖的母本水草的数量,杨雪林不得不依靠滚雪球的笨法子,盖起更多新的大棚来增加母本数量。转年,他又建立了3个大棚。2002年春天又建立了6个大棚。由于种类少,产量低,杨雪林的水草只能在聊城、郑州等几个周边城市出售。雇用几个推销员,一人背着一个大纸箱子,里面装上水草样品,到当地的鱼市推销。可是由于缺乏规模效应,人家以为他们是捣腾水草的二道贩子,总是婉言谢绝。就算有人答应要货,可是又出了问题:客户要的货,自己没有自己有的品种,人家又不想要。加上推销员的差旅费用,算下来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赔了不少。经过对市场的详尽分析后,他认为出现这种局面是自己的水草品种太少,产量太低,这样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当务之急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水草产量。就在他为此而苦恼不已的时候,一个偶然的事件成全了他。
杨雪林家住在黄河边上,属于黄河滩区。那一年雨水大,黄河水漫堤,杨雪林的大棚也被整个淹了。当时正是抗洪救灾的紧要关头,杨雪林顾不上自己家的水草,主动报名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抗洪抢险队,到水灾更严重的一线救灾去了。20多天后,杨雪林从抗洪一线回家,去大棚一看,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此时水都已经落下去了,地皮也稍微干了一点,水草竟然长得比天天淹着还好。杨雪林这才知道,敢情这水草虽然名为水草,其实种植过程并不是总在水中泡着,在旱地里反倒长得更快。经过试验,杨雪林发现,除了绿羽毛、绿松尾等几个有限的品种要一直生长在水中外,大部分水草的种植过程必须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在地上种,地面上保持1厘米的水。等到长出新芽,再转移到水池中接着种植。至于红玫瑰、茶叶等特殊颜色的水草则必须在水中返水后才能变色。窗户纸捅破了,杨雪林的事业自然也上了一个台阶。杨雪林把被大雨损毁的大棚修理了一遍,又把大部分水棚改成了旱棚。三个月以后他的水草产量就比以前增加了一倍,产量上去了,杨雪林又增加了不少水草品种,从以往的不足50种发展到了近100种,而且高中低档水草应有尽有,顾客的选择余地增加了,杨雪林的信心也更足了。有一种水柳,在大棚里面长得特别好,可是一旦到了顾客的鱼缸里面就烂。杨雪林为此专门请教了有关专家,问题也没得到解决。他只好自己静下心来一点点琢磨。起初他以为是水质的原因,于是就将整池子水换掉,可是第一次还好,第二次种下去还是照样烂掉。水的毛病看来可以排除了,于是他又换沙子,将沙子洗了又洗,结果同样不行。经过三番五次的试验,杨雪林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自己上的土杂肥里面有柴火,别的水草不怕,可是水柳不同。土杂肥见水一泡就生黑苔,沾附在柳根上面,致使水草烂根。原因找到了,杨雪林就不敢再使用土杂肥了。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一点肥料都不上,水柳又不见长。为了找到合适的肥料,杨雪林试验了很多方法,用豆饼沤制水肥,不行用花生饼碎块还是不行最后,杨雪林想到,既然花生饼不行,那么花生没准是个招数。这一招还真灵验,自打用了花生来作肥料,水柳就再也没有烂过。到了2002年6月,杨雪林一下子建立了19个大棚,加上原有的,他的水草大棚发展到了25个。2002年7月,他注册成立了以水草生产销售为主要业务的特种养殖公司。
杨雪林准备去开拓更多的市场。别人做销售总是漫天撒网,广种薄收。杨雪林却是有的放矢,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他卖水草总是力求一击得手,瞄准一个市场就要占领一个市场。靠着低成本、高产量和多品种,他到了哪个水草市场,哪个市场的水草经销商都会选择他的水草。济南的钓北市场是北方除了北京和天津外最大的水草市场,南到江苏徐州,东到青岛烟台的客商都从济南进水草。对于家门口这个阵地,杨雪林自然十分看中。2003年12月8日,杨雪林和业务员特地挑选了几箱优质水草信心十足地来到了济南市钓北市场,可是面对的情况却是他们意想不到的。济南市场的水草都是从外地空运过来的,品质不及杨雪林的本地大棚种出来的水草,而且价格高出两倍。可是两个人挨家挨户地推销,转悠了一整天,一棵水草也没卖出去。自己的水草物美价廉,为什么没人要呢?杨雪林对此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他们继续到市场上推销,还是没人要。后来,还是一个好心的水草经营户实在看不下去了,才告诉杨雪林:“这个水草市场的进货渠道被一家经销商垄断了,人家的货物虽然贵,但是供应还算及时,你的水草虽然好,但是万一你供应不上,那边的货再断了退路,经营户可就两头不划算了。”得知客户的顾虑以后,杨雪林心里有了底。他再次回到济南市场,亮出水草基地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后,客户不再怀疑他的实力,可是仍旧难以定夺。此时,杨雪林已经不再着急,他慢条斯理地为客户算了一笔账,首先,自己生产的本地水草在质量上远远超过南方的水草;其次,南方的水草走空运,费用自然要打到水草价格中,一箱水草的费用就好几百元,而他运到济南只需要十几元钱。账不算不明白,杨雪林头头是道的推销演讲打动了客户,客户纷纷从他那里进货,杨雪林的水草打开了销路。就这样,杨雪林一举拿下了济南市场近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


目前,杨雪林的水草种类已有100余种,销售市场也从郑州、聊城扩大到北京、太原、济南等城市。随着他的供应量越来越大。他在水草市场上的名气也越来越响,找他要货的水草批发商也不断增多。尽管杨雪林将销售水草赚的钱不断地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上去,产量仍跟不上。怎么办才好呢?杨雪林想到了村里想种水草的村民。他以无偿提供技术的方式帮助他们种水草,生产出来的水草则由杨雪林负责统一销售。这样,杨雪林所在村的水草种植面积一下子增加了30多亩,杨雪林拥有了丰富的草源。现在,杨雪林又引进了观赏鱼,和水草进行搭配饲养,但是与水草养殖相比,观赏鱼暂时还只能算他的副业。谈及未来的打算,杨雪林信心十足地表示:“从全国市场来看,水草养殖仍然属于新兴的致富项目。有规模的水草养殖场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今后3年到5年甚至10年8年都不会达到饱和,如果提早介入,市场前景将非常喜人。”2004年7月28日央视国际以《水族箱里淘金的杨雪林》为题做了专题报道,到今年上半年,杨雪林的水草已经卖到了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月平均纯收入超过了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