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金昌发学农林总经理赵发学:从打工仔到“庄园主”

2009/1/16 14:32:27

天天苗木网1月16日消息:预约采访赵发学很费劲,因为这位大忙人身兼数职:金昌市发学农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家花园”的“庄园主”、市迅捷劳务输转公司经理、建筑工程队队长等等,作为金川区的人大代表,还要参加区上组织的一些民意调查和视察活动。
近日,记者按事先约定的时间,在赵发学的“赵家花园”见到了他。今年55岁的老赵,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些,黝黑的大脸盘上略带倦意。在他的引导下,记者参观了“赵家花园”。
占地100多亩的“赵家花园”十分气派,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鲜花怒放,树木葱茏,建设有餐饮区、文化区、休闲娱乐区、植物观赏区、花木培育区等,高峰时每天有300多名城里人到这里品尝农家风味的饭菜,休闲娱乐,放松身心。
面对这座投资800多万元的“庄园”,面对老赵在生意场上几十年拼搏取得的成就,记者称赞老赵本事大、有能耐。老赵实话实说:“个人再有本事也不行,如果没有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也就没有我的今天。”
赵发学原本是金川区宁远堡镇中牌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中学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那时候,除了在生产队挣工分,分得一些基本口粮外,没有任何来钱的路数,日子过得很紧巴。谁要是到外面搞点副业赚几个钱,就要被割“资本主义尾巴”。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暖了中国大地,也给赵发学这些围着土地转的穷庄户人创造了发家致富的宽松环境。当时20多岁的赵发学和村里的几个小伙子,率先跑到省城兰州当起了“打工仔”,在汽车站装卸货物,尽管很苦很累,但每月几百元的收入,着实让贫寒的家庭活便了许多。之后,头脑精明的赵发学,还自学了油漆技术,到安西一带给人家油漆门窗、桌椅,好的时候每月能挣到500元钱。
1983年,赵发学回到家乡,组建了一个小包工队,带着10多个民工,在当地建设工地刷油漆、抹涂料。由于赵发学的包工队守信誉,干的活质量好,揽到的工程越来越多,3年后,他带的民工已增加到200多人,而且还拥有了一部分自己的施工设备,承揽的工程规模逐年扩大,收入也不断增加。
1988年,国家号召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搞活农村经济。赵发学拿出自己的积蓄,在村里建起了一个小型面粉加工厂,还利用下脚料办起了全市第一个私人百头养猪场。在以后的日子里,赵发学的胆识越来越大,他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和拓展经营项目,先后办过金属防盗门厂、装饰公司、劳务输转公司等,在致富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现在,他的工程队已颇具规模,拥有了施工所需的各类大型设备,能承担一些大企业重点工程的施工任务。在他包工队干活的民工最多时达到500多人。当过打工仔的赵发学深知民工的辛劳,对民工工资不拖不欠,按时发放,每年仅支付的劳务工资就达数百万元。他还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当地修路架桥、办敬老院、建学校都要带头捐款支持。现在,赵发学在市区盖起了小洋楼,拥有了高级私家车。2006年,老赵荣获“全国创业之星”称号,在北京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拼搏奋起的赵发学,并不满足已有的成就,而把目光投的更远。去年年初,他又利用城郊优势,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上作起了文章。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方式,从本村34户农民中租赁了103亩土地,搞起了集约化经营,成立了金昌市发学农林有限责任公司,还投资800多万元,建起了集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赵家花园”,吸引城里人休闲观光。对流转的土地,由他给农户每亩每年支付300元的承包费,并每户安排1到2人在花园做工,人均月收入上千元,还为这些农户中60岁以上的25位老人,每月另行发给300元的生活补助。这样,赵发学不仅做大了自己的事业,也使流转土地的农户们得到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