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民营科技企业家的扶贫试验

2009/3/24 12:39:31

“林业是贵州21世纪的希望,提高林业综合效益,从植物上寻求可再生能源渠道是贵州实现21世纪崛起的必然选择。”贵州民营企业家杨祖文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得出以上结论。

杨祖文,1944年出生于云南,上世纪60年代入伍,1980年转业到贵州省人事厅。


1987年,杨祖文43岁,年富力强;省人事厅,令人羡慕的工作。然而,杨祖文却决定离开。


“辞职是为了集中精力做一件大事。”杨祖文说,“我是为了让贵州山区的农民富起来,山区农民不该这么穷。”


20年前,杨祖文一心扶贫,对林业一无所知。


20年后,杨祖文通过苦心钻研,获得了“柚木在亚热带喀斯特地区种植和规模化繁育技术”、“用柿子作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综合技术与工艺流程”等多项国家专利,为山区农民致富找到了一条捷径。


柚木:让安乐村村民安乐无忧


从贵阳到杨祖文的安乐村试验基地,18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奔波近4个小时。因为,平坦的公路仅占整个行程的3/4,余下是越野车难以通行的蜿蜒山路,乘渡船过了打帮河后,便只能步行,再走40分钟左右才能到达基地。


“基地初建时,我每个月都得背着账本和现金,步行2个多小时到基地给工人发工资。碰上下雨天,路上都是泥,总摔跤,真是一边走一边哭。”在路上,安乐村试验基地的会计金星为记者讲述了当初创业时的艰难。


“选择安乐村就是因为它偏避、穷、石漠化严重,如果这样的地方能富起来,试验结果才有说服力。”杨祖文说,1995年,他特意选择石漠化较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中心区域贵阳市关岭县安乐村进行扶贫试验。当时这里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村民们靠天吃饭,极度贫困,耕牛和锅是大多数人家中最值钱的东西。


走进安乐村,记者一望而知,贫穷已成为历史。村子里,家家户户不但盖起了砖房,有了电视,许多人家还装了电话。基地周边,村民种植了许多柚木,乳白色的柚木花正在开放,摇曳在房前屋后,赏心悦目。


柚木是世界珍贵木材,因天然柚木林资源急剧减少,种植难度大,泰国、印度、印尼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相继停止柚木原木出口。缅甸是目前仅有的柚木原木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柚木奇货可居,价格逐年攀升,目前每湿吨柚木高达6000美元~8000美元。在我国,每年需大量从国外进口。


柚木的原产地缅甸,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贵州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关岭县石漠化严重,降雨量虽然能达到1000毫米~2000毫米,但当地全是石头山,土壤极少,天上下的雨水,会顺着石头迅速流失。


可是在原产地缅甸都已无法自然繁育的柚木又是怎样在喀斯特地区生存下来的呢?


“整个贵州原来找不到一棵柚木,现有的柚木都是我们引种成功的。”杨祖文说,在过去的20年里,他通过一系列技术优化手段,使柚木在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山地上的生长量超过了原生地缅甸。这项成果已通过国家鉴定。此后,他又针对柚木喜碱的特性,用废弃的高钙低度磷矿石为基料发明了“柚木专用土壤酸碱度中和剂混合沸肥”,解决了在南方酸性土壤上大面积种植柚木的难题。


柿子:为可再生能源开辟新渠道


看过柚木,杨祖文把记者带到了他的柿子林中,随手摘下了一个泛青的柿子递了过来:“尝尝,挺甜的!”


“还是青的,能吃吗?”记者半信半疑地接过来咬了一口,居然又脆又甜,一点不涩。


“这是从日本引进的新品种,叫‘富有’,果实可直接食用,含糖量能达到24%。”杨祖文介绍。


近20年来,杨祖文从国内外引进了130多个柿子品种,经筛选优化,培养出了二代脱毒柿子苗。他还针对贵州喀斯特石山地的特点先后研究出了“深层震荡爆破植树法”、“果树二次复接强矮化技术”等技术,使柿子在喀斯特石山地上也能高产、稳产,每千克柿子的生产成本不超过0.2元。


再好的果品,种的人多了,价格便会下降。


为了避免类似谷贱伤农的情况发生,杨祖文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出了“柿子生产燃料乙醇综合技术与工艺流程”。他改造了农户烤酒设备,把柿子加工成粗酒,再蒸馏出乙醇。农户按照他的方法,只需在荒山坡地上种植柿树1000株,6年后便可通过加工柿子获利,此后的收入还能逐年增加。目前,杨祖文正在30多个国家申办“柿子生产燃料乙醇综合技术与工艺流程”的知识产权专利注册。


2006年,著名生态经济学家石山和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原司长朱俊凤一行,在参观了杨祖文的“柿子生产燃料乙醇综合技术与工艺流程”演示后表示,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杨祖文发明的这一技术,便可有效缓解我国能源供求不足的问题。


林业:山区农民致富的希望所在


柿子,潜力巨大。优质强矮柿子可以在低气温零下10度到高温40度的环境下大面积种植生长。我国除东北、西北荒漠和西藏之外,绝大多数地区均有不同品种的柿子分布,其寿命可达300多年。如果能广泛种植,并将杨祖文的“柿子生产燃料乙醇综合技术与工艺流程”加以推广,其美化、绿化、富化荒山的潜力不可估量。


柚木,潜力巨大。在安乐村试验基地,杨祖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他的专利技术,占山区荒地一亩,种植80株柚木,30年后,以中等长势计总积材应为80立方米~100立方米;仅以80%计算,积材可达70立方米。30年树龄的柚木,目前每吨价为2.6万元~3.4万元,仅以2万元计,总产值为140万元以上,是种一亩粮食作物30年产值的43倍。


此外,柚木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一亩柚木每天产生的氧气近48千克,约能满足65人一天的需氧量。柚木种植是一项高增值、高生态效益的黄金产业。如果在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大力种植柚木,我国南方便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优质木材产地。


杨祖文说,全国8000余种木本植物中,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的多功能树种除了柿子和柚木,还有油茶、银杏、山核桃、楸、楠、椿等,它们的潜力亟待挖掘。


“接下来,在推广柿子和柚木的同时,我还要研究油茶。”杨祖文说,“通过近20年的实践,我渐渐明白,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希望在山,出路在树;发展林业既是贵州山区农民致富的希望,也是贵州21世纪崛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