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裕盛村苗木花卉业经济合作模式的启示

2009/3/24 12:39:39

密林深处的村庄
  周至县,哑柏镇,裕盛村。
  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1.8公里,北面是渭河滩涂,隔河与杨凌农科
城相望,下辖20个村民小组。在册人口5468人,在册可耕地7000余亩,
人均耕地1亩,其余为集体所有的机动耕地。历史上,这里曾是一块三
不管的撂荒地,同时也是灾民、难民心中理想的落脚家园,全村聚居着
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163个县的5个民族的移民后裔,这在裕盛村的
村民看来,“一户三省”的家庭结构最大的好处就是信息灵,思路多。
  裕盛村现在是名副其实的“花卉村”、“无粮村”。农户都在自家
地里种上了苗木花卉,苗木花卉占地95%以上,在省内农村非常少见地
出现了农民吃喝全靠买的状况。在村里,记者看到,有大约十二三户粮
油销售网点分布全村,甚至还有做馒头的。
  冬季傍晚的雾霭中,裕盛村掩映在浓密的苗圃里,炊烟袅袅。
  合作的土壤
1982年包产到户以后,裕盛村凭借村子附近的一个国家林场开始走
上了栽种苗木花卉的道路。在林场同志的带动下,一些农户逐步开始在
房前屋后栽种苗木花卉。现任支部书记余来斌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时他
们从林场拿回些苗木按照那里技术员的指点移栽成活后的喜悦。
  后来,与他们一河之隔的西北林学院成了他们最爱去的地方,因为
在他们看来,那里承载着他们依靠花卉苗木致富的期望。
  裕盛村开始大种苗木花卉之后,从种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出现了
互助合作性质的经济行为。最初的合作体现为一种邻里乡党之间互相帮
助性质的亲情选择,好像老张帮老王学技术,老李又在自己出去卖树苗
的时候帮大家都找到了销路。
  1996年,当时,刚刚担任书记的余来斌就开始到处张罗着让大家办
公司,他有一句话,叫作小船好掉头,大船能挡风。
  1999年,当时在村里集体林场工作过的周学良、刘建高、张平良决
定组织起来成立裕盛绿化公司。相关会计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表明,
当时他们的注册资金为280万元。
  据张平良介绍,随着他们在城里买卖做得越来越大,办公司已成了
把村里的苗木花卉产业做大做强的当务之急了。他们办公司的起因有三
条,首先,组织起来后,积累大了,力量就大。其次,工程招标方便多
了,原先不少地方在绿化工程招投标时一听说他们是农民自发去投标,
连门都不让他们进。再者,他们发现很多单位怕他们这些没有组织的农
民把绿化工程搞不好,不放心他们。而“公司”经过工商注册,有财产
保证,更增加了他们与甲方打交道时的信誉。
  像网,又像挽起的臂膀
  裕盛村最大的合作企业——绿洲园林工程公司股东现在已经增加到
9人。按照他们的解释,股东之间更多地是采取合股不合资的方式进行
合作。平时各做各的生意,各个股东在做成一单生意时再采取从业务费
中提成的办法来积累公司基金。他们把公司销售额的3%提留用来作为
公司运作的各项费用,如聘请专业技术和设计人员的费用、产品的宣传
广告费用以及公关交际费用等等。
  除了绿洲园林工程公司以外,裕盛村农户创建的公司可谓五花八门
,像邵重义为了组建公司就以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开办了合伙性质的永信
园林工程公司,这样的夫妻店形式的公司在裕盛村还有不少。还有许多
村户采取挂靠、认缴管理费这样一些你情我愿的方式与公司建立连带关
系,进行生产或销售环节的合作。
  现在的裕盛村共有裕盛苗木花卉有限责任公司、绿洲园林绿化工程
公司、永信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秦正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等11个专营苗木
花卉的有限责任公司,与这些公司发生连带关系的农户就更多了。
  在外跑销售的大户作为联系村中农户和市场的桥梁,按照定单农业
的要求,这些大户与市场上的买家签定购销合同后,通常会按照买家的
要求回村里组织货源,记者采访过程中,他们正在着手办的一单买卖就
是西安市西郊公园的绿化工程,按照合同,公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树木花
卉,如果一家一户不好配齐所有的苗木花卉,他们就回村后和大伙一起
解决。
  在村里,大户、中户租用的土地都是村上的机动土地,一般农户也
有个6亩左右的苗木花卉的园子;另外,由于各家园子里用工时段不一
,大家伙儿在农闲时还可以通过给大户、中户打工增加收入。在裕盛村
,每年从春季3月开始到年底,村内的主要什字街口,都成了劳务市场
,起着调剂劳动力余缺的作用。余来斌笑着说:“我这里的农户也有意
思,先是简单的工分制,干一天给一天的钱,后来也要采取定额管理、
联产计酬的方式收工钱了。农户的收入增加了,陈长群他们绿洲集团每
年光工资开支就有10万元左右,邵重义说他雇工哪年也得花个五六万元
。”
  大户带中户,中户带小户,先进带落后,正是在这种自觉自愿、管
理松散的互助合作模式中,裕盛村的苗木花卉源源不断地走向全省,走
向全国。
  在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面前,我们看到裕盛村的各种合作组织既像
网,更像大伙儿挽起的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