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徐镇一名退伍军人的脱贫致富经

2009/3/24 12:39:56

一名退伍军人的脱贫致富经-冒小勇,今年30岁,家住梁徐镇黄村村四组,现任姜堰市绿映红花卉科技的服务中心主任。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应征入伍,一九九八年年底退伍回乡,三年的军营生活,他积极肯干、谦虚好学,取得了“企业管理”中专毕业文凭,光荣的加入了党组织,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士兵。
的父母,面对一个残疾弟弟,面对家庭年人均收入在一千元左右徘徊,冒小勇坚信劳动创造历史,唯有创业,才能摆脱家庭贫穷命运。于是,他选择了家庭养殖业致富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冒小勇家庭养殖业初具规模,成为梁徐镇乃至姜堰市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大户。养殖项目有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指鸽子、蜜蜂;地上走的,指母猪、生猪、蛋鸡;水里游的,指黄鳝,俗称长鱼)姜堰市电视台和泰州日报社先后对冒小勇依靠科技进步、发展规模养殖致富的情况分别进行了专题报道。每当回顾起家庭的创业史、发展史,冒小勇思绪万千,心潮起伏. l熟练掌握一套先进的养殖专业技能,冒小勇先后购买和订阅了《家禽饲养学》、《家畜饲养学》、《畜禽疾病防治手册》、《母猪科学饲养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畜牧场环境与经营管理》、《蜜蜂杂志》等多种科学养殖书籍,2001月,他还报名参加了《畜禽养殖》大专自学考试,全程门课程,2003年已全部考试合格,并取得了《畜禽养殖》大专学历文凭。
冒小勇常说,搞家庭养殖,在技术上生搬硬套不行,品种上过分单一也不行,在规模上小打小敲更不行。过去,他家习惯每年养几头猪、多只鸡,加之养殖技术含量很低,经济效益甚微。1999年至2003年的五年之间,他家饲养了两头母猪,每年肥猪上市八十多头,产蛋鸡多只,养蜜蜂多箱,采取了鸡粪发酵喂猪技术,使饲料营养二次吸收,猪粪肥田,降低农本,实现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良性循环,使规模养殖带来了规模效益。他说,发展家庭养殖业,越少花钱越好,要千方百计降低养殖成本,努力提高投入产出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谋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几年来,他在养殖方面,除了购置一台家用饲料机和一些大大小小的鸡用饲喂器、饮水器外,没有购置任何洋设备,因陋就简搭起了几间猪舍、鸡舍,全部采用茅竹屋顶芦竹枉,茅竹片子隔断墙,铺盖屋面石棉瓦,四面通风又透光。这样的简陋猪舍,避风朝阳,猪子肯吃肯睡,皮红毛亮。鸡舍因简易,冬天可采取保暖措施,夏天通风透气,鸡子采光性能好,能促进鸡子多产蛋.人勤春早结硕果,再苦再累也心甘。他家搭建猪舍,没有用一个瓦木工,全部是土法上马,家里人自己动手。一家人一年四季起早贪黑,经常起三更、睡五更,特别是母猪产仔时,小冒和父母亲轮流值班,有时通宵不眠,虽然一家人忙得筋疲力尽,身体消瘦,但家庭每年有八十多头肥猪出栏,每年有近万公斤鸡蛋上市,还有源源不断的人群上门购买蜂蜜就家庭养殖规模而言,正常流动资金需要上万元,资金不足怎么办?冒小勇坚信,路是人走出来的,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他采取几个一点的办法:家庭收入筹一点、国家银行贷一点、亲朋好友借一点、购买饲料欠一点,千方百计凑足流动资金。在银行贷款方面,最多的时候一次就借贷万元,金融部门的同志看到他们一家人勤劳肯干,养殖初具规模,诚实守信,按期还贷,基本上满足随借随贷。向亲朋好友借的钱,约期归还,只有提前,从无拖延。逢年过节,小冒总是以家里的鸡蛋、蜂蜜、老母鸡等土特产向亲朋好友表示谢意。在购买玉米、豆饼等主饲料时,他和从事专营饲料的个体老板商量,采取约期还款或滚动欠帐的方式,用人家的资金发展自我,借梯上楼。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东西市场最紧俏,效益最好,就发展什么,才能赢得市场。如果品种不对头,就可能导致市场销售不对路。2001年,他到市红旗良种场购买了两头长白母猪,这种母猪所产的仔猪,身腰长、耳朵大、瘦肉型,适应性强、体质健壮、生长速度快、肥猪上市每担比普通猪种价格高元左右,仅此价格因素,全年就能多获利好几千元。年,他家全部饲养草鸡,以满足市场要求,左邻右舍方圆几华里经常来人上门订购草鸡蛋,有些人走亲访友上苏南,一买总是几十斤或是上百斤,老母鸡比洋鸡儿营养高几倍,不仅价格高,而且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由于产品适销对路,把极为简陋的养猪场、养鸡场与市场经济贴得更紧,减少销售环节和用工,大大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他家养蜂场,虽然投入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却很可观,辛勤的蜜蜂成年累月采花产蜜。每年桃花三月,他都把多箱蜜蜂运至市果林场,不仅能够促进蜂产品,而且还能提高果农的果产品。他还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城乡市民和外地游客到果林场春游、欣赏桃花之机,制作一些广告宣传横幅,增加冒氏蜂产品的知名度,真是一举三得。如今,他家蜂产品已销往泰州、扬州、南通等地。
年的五年间,冒小勇的家庭养殖业名声大振,为市场提供肥猪多头,小公鸡、老母鸡万多只,禽蛋万多公斤,蜂蜜多箱,家庭新添置了不少家用电器,新建了多平米的住宅楼房两幢,家庭经济超前奔入了小康。面对家庭创业致富的累累硕果,冒小勇深感欣慰,但他一天也没有陶醉过,他对事业有着永不满足的追求,年年初,曾与小冒一道当兵的战友向他提供了经营苗木、花卉生意获得致富的信息,冒小勇对此很感兴趣,他想,率先致富的人们追求苗木、花卉,机关、学校、以及大商场、大宾馆需要苗木花卉,文明城市创建需要大量的苗木花卉,这里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大有文章可做。俗话说:“不愁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在机遇和商机面前,冒小勇紧抓不放、穷追不舍,决定调整家庭经营策略。于月,创办了家庭花卉苗木场,没有种植、经营场地,他与农户调整土地在“三二八”国道边拿出-亩土地,专门从事苗木、花卉栽培;没有专业技术,他自费订阅了《中国花卉盆景》、《》等报刊杂志;除此之外,他还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多次到江都阿波罗花卉园艺场、如皋花卉大世界以及常州夏溪花木场等地参观学习取经,很快掌握了苗木、花卉的栽培技术。在他自家的花卉、苗木园艺场内,桂花、香樟、茶花、五针松、日本红枫、腊梅、铁树、各种草坪以及兰花、君子兰、澳州松、海芋、散尾葵、国玉叶等各种小盆景品种已发展到多个,常年为城镇单位固定租摆花卉、会场特色布置,城乡市民上门欣赏、购买花卉苗木的人群更是络绎不绝。经过两年时间的艰辛努力,冒小勇的鲜花苗木生意越做越红火,去年五月十八日,他创办的姜堰市绿映红花卉科技服务中心亦被姜堰市民政局批准成立。冒小勇从发展家庭规模养殖到规模栽花种草,直至创办姜堰市花卉大世界,他以思想的大解放,开辟大市场,成就大发展,在人生的创业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