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缨:荒山变金山

2009/3/24 12:40:00

叶海缨,一名普通的农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因为做苗木生意赚了上百万元的资产而被人称为“叶百万”,他传奇式的发家史不知被街头巷尾多少人议论过。如今,这个曾在河北省遵化大地上广泛流传的名字,又因其使500亩荒山变成了年产水果20万公斤、水果收入达50多万元的“金山”,而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叶海缨是遵化市新店子镇东苇店村的农民,今年68岁。因做苗木经纪人挣得了上百万元的资产,后又成立了苗木公司,但他却在苗木生意如日中天时,选择了退出,于1996年转而承包了村里的500亩荒山。叶海缨凭借多年走南闯北做苗木生意的经验,断定开发荒山比做苗木生意有着更广阔的前景。
  于是,叶海缨将邻近3个村的200多名青壮年劳力都雇到他承包的山上开荒。每开垦一平方米,叶海缨就付给雇工两元工钱。尽管如此廉价,但一天下来,他需要支付的工资款达七八千元。而叶海缨那时只出不进,很快,山没开完,家产就已经消耗殆尽,再也不是先前那个让人羡慕的叶百万了。
  没钱雇人开山,叶海缨就自己开。为了节省来回途中的时间,他就在山上挖了一个大坑,用玉米秸支起棚子,上面盖上塑料布,底下铺上草,冬天不管多冷,夏天不管多热,都住在棚子里。
  亲戚得知叶海缨吃住在山上,好长时间没回家时,就做了许多好吃的拿到山上看望他,但看到叶海缨的样子时,竟把亲戚吓坏了:蓬头垢面,脸好长时间没洗了,胡子有三寸多长,就像电影里的猫人一样,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冬去春来,叶海缨的春天也来了。他边开发荒山边干起自己的老本行,贩苗木赚了近20万元,这使得他有钱买来3.5万棵柿子树苗雇人栽到了山上。
  一转眼到了2000年,经过3年多的精心管理,柿子树长势喜人,正当叶海缨盘算着这满山的柿子树能结多少斤果,能卖多少钱时,突如其来的一场山火把山上的柿子树烧了个精光。看着满山的灰烬,叶海缨的心也变成了灰色。
  然而,男儿有泪不轻弹。收拾起欲碎的心,坚强的叶海缨又从头开始了。他规划着在山上重新栽植果树,继续完成他“把荒山变成花果山”的梦想。
  看到当时果品市场价格普遍比较低的情况,叶海缨琢磨着要想取得比较好的收益,必须在果树品种上做文章。于是,他出外四处寻找新品种的树苗,想通过栽植新品种的果树而使自己的果品卖上好价钱。
  为此,叶海缨跑到市林业局果树科寻求帮助,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向他推荐了美国晴朗油桃。据林业局的工作人员介绍,美国晴朗油桃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对人身体大有好处,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认准品种后,叶海缨开始在山上栽植。第一年栽了600棵,然后用这600棵的码子再嫁接别的幼树,不到3年时间,他承包的500亩山上大部分都换成了美国晴朗油桃。
  叶海缨的选择是对的。油桃的成熟期在农历八月十五前后,与其他油桃的成熟期正好不冲突,加之营养成分高、口感好,2003年秋天,油桃刚一上市就受到了欢迎。别的油桃批发只有几毛钱,而他的油桃刚一下树就每公斤卖到了2.6元,而且被抢购一空。
  在叶海缨的精心管理下,2007年,山上的油桃获得了大丰收,产量达15万公斤,商家抢着到山上收购,仅油桃一项,就收入了45万元。这不仅使叶海缨尝到了种植新品种的甜头,更使他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