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村:蔬菜苗木“唱大戏”

2009/3/24 12:40:03

黎明村解放前并不叫这个名字,解放后,村民们认为驱走黑暗的是黎明,光明的美好生活从此开始了,所以将村名改为黎明村。然而黎明村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初,黎明村里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企业,在当时的苏州地区名声大振。但是村里的经济并没有获得长足发展,还存在着各种困难。面临着这样的困境,黎明人该何去何从呢?
黎明人抓住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契机,经过市场调查,村里开始发展以种蔬菜为主的经济型农业,为了让村民种出优良的蔬菜,村里经常组织村民去常熟等农业技术较为成熟的地区参观学习。现在村里几乎是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蔬菜,市里的几个大菜市场上都有着黎明人种的新鲜蔬菜。村里小有名气的蔬菜种植大户季俊龙,和妻子一起承包了7亩地,并在东菜场租了个铺位,一个产一个销,生意红红火火。季俊龙告诉记者:“刚开始蔬菜种得不多,后来尝到了甜头,就开始慢慢扩大。现在一亩地毛赚都能上万元。现在蔬菜的价格比以前高了,种蔬菜确实要比种小麦和水稻好,要翻几番。”
除了种植蔬菜外,村里还有一部分种植起了苗木。蒋经元就是黎明村种苗木的第一人。1985年,他就开始养起了花花草草。原本他在一家厂里开拖拉机,刚开始养花,纯粹是一种爱好,后来厂里卖掉了拖拉机,他就回家开始专心做起他的苗木生意。经过多年的摸索,现在,蒋经元已经承包了几亩地专门种植花木,其中以家庭观赏类的树木和盆景为主。他告诉记者:“3万元钱一年是稳赚的,一般地上种的桂花树、桔子树、金桔、袋袋桔、四季桔我这里全有,一般盆栽也有。现在许多家庭都需要盆景,人家买了放在房子里蛮舒服的。我现在一般也不上市卖,很多人都上门来买,人家都知道的,一般来买的人很多都是附近的人,东莱、鹿苑、乘航啦,杨舍的人也过来买。”在他的带动下,如今,黎明村种植苗木的已有七八户人家了。
黎明村村干部在带领群众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为村民办了许多实事好事。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黎明村投入300多万元资金,完成了村里道路的浇筑,清理了河道20多条,改造了危桥6座,建起了高标准的排涝站1座。同时还对卫生服务站进行了改造,对老年活动中心进行了新建。黎明村村委会主任徐益说:“投入资金解决了农村中一些涉及村民利益的问题,受到了全体党员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同时,在发展村级经济上,2004年、2005年村里投入了400多万元,新建了标准型厂房约10000平方米。目前,在建的厂房可在10月1号前完成,预计可增加产值5000万元,可用资金60万元,力争在三年内,使原来比较后进的黎明村达到全镇的平均水平,为富民强村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闻链接:黎明村位于杨舍镇东北,东与塘桥镇相接,南靠张杨公路,西以二干河为界,面积4.6平方公里,下设39个村民小组,人口约5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