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杆开路万木青——记同庆苗木场场长 周炼武

2009/3/24 12:40:05

蹉跎岁月,总要伴随着失败与成功,伴随着泪水与欢笑。从湘潭市王家山煤矿正式下岗已有6年了,迄今为止,周炼武的创业还谈不上成功,他依然在不断地摸索前进,走出一条正规化创业之路。但从1996年开始,10年的创业历程,同样是那么的艰难!他从中学到了很多,总结出了许多经验,这也让他在创业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顺畅!


周炼武是1987年招工进到王家山煤矿的一名普通的井下一线工人。近10年的煤矿工人生涯,已把他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历练成一个成熟的矿工。但过于繁重的体力活还是让身体较弱的周炼武吃不消,1996年,患有心脏病的他被迫实行病休。


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一颗激情澎湃的心怎么会如此甘于沉寂呢!周炼武开始积极寻找就业渠道。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县里面正在实施“百万电话进农村”工程。通过熟人帮忙,他和县邮政局联系协商,包揽下了生产电线杆的业务。没有任何原始资本的周炼武大胆地干起来。他在亲戚朋友那里四处筹钱,再通过贷款,投入10万办起了东山电杆厂。当时包括他一共8个职工,自己负责跑销售。但事情远远没有周炼武想象的那么简单。原料如何恰当配置、规格如何正确把握……都是不能大意的问题。每一次,县邮电局的专家对他生产的成品电线杆都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


有一次,全厂生产的成品两次检查都被确定为不合格,这下可急坏了周炼武,第三次验收再不合格的话,那他的这批产品就变成了废品了,因为这样的产品不可能回收再加工或再利用。这种损失将会无法估量,他的资金已全部投入进去,一不小心可能会使整个创业都化为泡影。没有办法,他翻阅大量的技术资料,仔细钻研,四处询问有经验的师傅,本是“外行”的周炼武逐步转入“内行”。他带着一班人马,从进原料开始,每一个程序都亲自过细,严格把好质量关。有时候,他连续十多个小时都呆在了厂里,饭也顾不上吃,更别说好好睡上一觉了。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第三次县邮政局专家来检查,产品完全达标!


周炼武深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看着专家不断点头的满意笑容,他也露出了这半个多月来第一次舒心的笑。他知道创业这条路上可能还会出现或大或小的绊脚石,但他会沉着应对,千方百计寻找良策,度过难关。


正是这样,凭着这样的一股求真务实的精神,周炼武的创业之轮开始启动,慢慢地向前开着。电线杆的销路逐步打开,湘潭、株洲、湘乡、邵阳、永州……遍及全省10多个县市。生意红火的时候,几个运货的司机都是轮流着吃饭,职工们也是吃流水席,使得为周炼武他们做饭的妻子忙得不亦乐乎。出厂价360元一根的电线杆,当时全厂年产值最高达到了40余万元。


周炼武说,做了8年事,实际上也当了8年的学徒。他十分真切地感受到创业像打仗一样,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要懂得去抓住时机,把握机会;要善于商业场合的人际交往,打通各路人脉,做起事来才会事半功倍。同时要掌握法律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经验,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怎样做才是效果最佳的简便方法。


采访中,周炼武也想起了创业过程中的一段小插曲:有一天晚上,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法院来了几个人说有人举报他行贿,刚从睡梦中醒来的周炼武还没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就被他们带走了,而妻子一见这情形也慌了神,她根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看着丈夫被带走,束手无策。后来,经过有关部门的认真调查,才弄清了事情的原委:有人看周炼武发了点财心生嫉妒,乱举报的。第二天早上,周炼武又被安全地送了回来。虽然是有惊无险,但周炼武也从这段小插曲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行得正,坐得直,就不怕有人说三道四,颠倒是非。自己只有不断地学习,了解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才能以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保证自己的事业向正常的轨道发展。


时间转眼到了2003年,“百万电话进农村”的工程也接近尾声,电杆厂由于业务范围的缩小以及资金回收缓慢等问题,渐难运转,直到现在,周炼武还有近15万元的欠款没有追回。不得以,厂子在2003年6月份关闭了。而此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有关政策,王家山煤矿也实行关闭,周炼武在矿上的工友吴伟明、赵金玉从此成了下岗工人。他们为了生活,四处寻找就业门路,零零碎碎地打工,做生意也未见成功,勉强地度着春秋。也许是相同的人生遭遇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周炼武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因为他知道煤炭工人的痛苦,也更能体会下岗工人的无助。他们三人经常在一起聚会聊天,谋划着如何创业,打破生活困顿的局面。


直到2005年,他们三人共同参加了湘潭县就业局举办的创业培训班。通过培训,他们对国家的有关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当前下岗工人创业形势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对创业的思路和方法有新的感悟。于是他们多方打听了解创业有关信息,积极与各地联系学习先进经验,通过深入探讨,他们觉得在农村租土地发展苗木来创办企业是一条好路子。


于是,他们以入股的形式投资30万元租下了排头乡东山村原农林牧有限公司的500亩苗木基地,主要进行苗木培植。2005年10月1日,他们三人组建的同庆苗木场正式挂牌成立,周炼武负责业务销售,另两人负责技术,招收职工8人,通过10个多月的努力,同庆苗木场现已开发种植苗木近100多亩,主要栽培了银杏树、玉兰树、黑松、红桔树、樟树等品种,同时还有80多亩的银杏、红桎漆等盆景正在精心培植。今年,他还垦荒种了10余亩红薯,打算明年实行间作,种上70-80亩的白薯,成功的话再扩大规模。现在整个苗木场已经形成了花木盆景基地、大型苗木基地、蔬菜水果基地“三足鼎立”的形势,公司发展逐步进入正规化。


为了发展公司,周炼武和他的伙伴先后到过浙江、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参观学习,了解苗木市场。通过仔细调查分析,他们觉得苗木的需求量非常大,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在他们和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10多个省市都有业务联系,首先以黑松、樟树等苗木生意把客户吸引过来,然后再扩大业务范围。


周炼武说,苗圃是很有发展空间的,也是一项可以长期发展的事业,虽然见效慢点,但这项事业是符合城市向农村发展的整体趋势的。他和他的伙伴们对公司的前景充满信心,他们决心将500亩土地全面开发,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苗木基地,可解决将近200名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