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国:小温棚里走出致富增效路

2009/4/14 8:58:19

    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如何做到效益的最大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三十一团二连大棚种植户陈爱国通过自己几年不断的探索,从小小的温室大棚里逐步走出了一条致富增效之路。 
    仲春四月的塔里木垦区,虽然仍是万木凋零,难以见到几片新绿,陈爱国的温室大棚,却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色。面积不是很大的温棚里,200余棵矮化密植的枣树,枝繁叶茂,繁花点点,正在开花坐果,50000余棵嫁接好的红枣苗木,码放的整整齐齐,已出棚待售。 
    陈爱国,2002年来到三十一团二连,依靠团场的好政策和机敏的头脑,建起了一座占地6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在温棚里,他试种过蔬菜,育过西瓜,虽然收入有了保障,但因为当地的大棚较少,无法形成规模,生产出的产品靠自己零售,使他总觉得效益还不很理想,离自己的期望值仍很远。 
    2003年,塔里木垦区开始逐步发展红枣产业,他决心把大棚种植的重点放到红枣苗木的培育上。通过两年不断的学习、实践、探索,他逐步掌握了一套红枣育苗、嫁接到管理的成熟技术。他通过第一年种植酸枣,次年嫁接,第三年出售枣树苗木的方法,从2005年开始,每年可培育枣树苗60000株以上。因他所培育的苗木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枣树苗不仅受到当地职工的欢迎,还远销周边的团场、县市,使他的收入每年都在10万元以上。 
    2006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大棚的产出和收入,他把眼光又投向了鲜食红枣的种植上。在大棚育苗的同时,他又在温室大棚里定植了灰枣、骏枣等优良品种枣树200余棵。利用温室效应,使他的红枣能够较本地区红枣提前2—3个月上市。2008年他棚内所产出的300余公斤鲜食红枣,以每公斤60元的价格被大商场收购,依靠鲜食红枣销售,又为他增加了近18000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