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琳:从乡下打工仔到慈善企业家的“蜕变”

2009/4/22 17:27:21

    “在困难面前要有百折不挠,决不放弃,永不言败的精神,我就是靠着这股子劲一路走来的!”年仅34岁的萍乡市莲花县顺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彬彬在总结自己创业成功经验时这样告诉记者。现如今的刘琳琳已拥有固定资产650万元,其所经营的企业年产值已达1200万元,一共安排了256名返乡农民工就业。
    “姐姐拿结婚的钱帮我买车创业!”
    刘琳琳在高中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不得不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和其他打工者一样去了广州打工,但刘琳琳不甘心在外地打一辈子的工,“在外面这样做下去根本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刘琳琳告诉记者,在96年,一心想创业的他回到家乡,“家乡有很多人外出打工,我觉得搞客运肯定很赚钱,这时候姐姐帮了我大忙,她把自己用来结婚的钱全都给了我。”刘琳琳说时满脸的感激,有了创业资本后,他很快和别人合伙买了一辆客车,开始跑莲花往返深圳的线路。由于南下打工的人多,再加上自己的服务态度好,所以刘琳琳的生意一直不错。
    然而好景不长,97年12月,刘琳琳经营的客车在从萍乡返回莲花的途中,因晚上雾大出了事故,让其一下子赔了七八万元。“当时合伙人硬是要退股,我只好买下了所有的股份,一个人苦心经营。”刘琳琳向记者这样解释当时的突变。然而更严重的还在后面,几个月后,刘琳琳临时聘请的司机在河源又出了事,为了赔钱,他不但把车都卖了,还背上了十几万元的债务。“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把我推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我知道,我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躲避与逃避无法改变这一切!”事业的突变没有压倒刘琳琳的创业的意志!
    为了建厂抵押了自己的房产
    2000年9月,头脑灵活的刘琳琳创建了辽岭采石场,受过多次挫折的他,深深懂得必须扎实苦干,与工人上下一条心,才能干出一番事业。“在采石场,我既是安全员,又是生产员,还自己开铲车、挖掘机,什么都干!”刘琳琳当时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际行动教育每一位工人,让大家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工作,这样采石场才逐渐走上了正轨。
    但刘琳琳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想着要把企业做大、做强。“03年,我又创办了顺达建材厂,因缺少周转资金,我就把房产抵押了,自己又到外地购买生产设备。”刘琳琳告诉记者,为了销售产品,他走南闯北,跑遍了各个地方,经常吃的是冷馒头,喝的是自来水。而且有的客户爱理不理,有的苛刻挑剔,有的拒不付款。有一次,刘琳琳给一位熟悉的浙江老板送货,算好货款,签好合同。隔了几天,他再去拿货款时,那老板却已经破产走人了。“4万元货款就这样打水瓢了,我当时死的心都有了!”刘琳琳向记者说时仍心有余悸。“创业是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决不能就这样而放弃!”刘琳琳回到家中终于想通了。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后,刘琳琳的企业也开始一步步壮大起来了。
    “四顾茅庐”请来技术能手

    06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刘琳琳的环保砖厂又诞生了。“砖厂刚开始投产时,我不懂技术,生产过程老出问题。”刘琳琳告诉记者,当他听说贵州织金县有师傅懂这种技术时,他先后四次去请。“他们最后终于被我的真诚感动了,和我走到了一起!”刘琳琳说到这里仍一脸的兴奋。砖厂在正常生产后,效益非常不错。
    “08年初,那场冰冻雨雪灾害把我们厂搞得很惨!”,刘琳琳告诉记者,当时砖厂的厂房、工棚都倒塌了,损失达50多万元。但是在自然灾害面前,刘琳琳没有被压垮,而是每天与员工一起清冰雪、搭工棚、建厂房,在冰天雪地里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经过一个月的苦战,新的厂房终于又建成了。在去年7月,处于事业巅峰的刘琳琳又组建了顺达实业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达650万元,企业年产值1200万元。
    一颗慈善家的心

    “我虽然富了,但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才是真的富!”刘琳琳没有忘记身边的父老乡亲,近几年,他每年都会拿出5万元,去做力所能及的福利事业,并资助了15名贫困学生。
    特别是在去年年底,刘琳琳抓住全省实施“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的机会,在路口镇小岭村的荒山上建起了一个近1000亩的花卉苗木基地,“仅这个项目就创造了就业岗位80余个,并将有300多农户从中受益!”刘琳琳如是说,而现如今,刘琳琳打算创建一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协会,目标就是想更好地帮助返乡的父老乡亲就业和创业。